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口锅两匹马-第2/3页
楚清正要回答“一匹马”,小宝已经回答了:“两匹马。”
楚清张开的嘴要说的话就变成了:“啊……对!”
卓耀:“主子?什么事儿?”
楚清:“……”
就这价格牧民也很高兴啊,小宝就有些沮丧,他觉得自己要价低了。
楚清对牧民们说道:“今天就当是我们商队开张大吉,就依了孩子的话吧。你们不要对别人说这个价格,我们会亏本的。”
小宝无语地看着楚清:论脸皮厚,还得是娘亲!
牧民们只买了二十口锅,他们还要换粮食,还要留出给王爷缴纳的马匹,所以也不敢多买。家里人口再多也只买了一口锅。
“这上面是花纹还是文字?”一个妇女指着锅耳上的印记问。
“这是我们楚家‘宝清盛’的字号。”
“宝清盛。记住啦!你们的锅很好!”
小伙子跟着挑马去了。
楚清的粮食,一袋子是二百斤,每家买上两袋子,省着点吃就能撑上四五个月。毕竟他们自己打猎、也种些粮食,只是产量太低。
在楚清看来,牧民们还是很富有的,她换到了好多毛皮、牛角、羊角。但是牧民觉得自己很穷,因为他们手里没有银子,而这些毛皮也没机会拿出去换钱。
牧民手里还有些雪莲、红花、鸡血藤之类的草药,这些在大宣卖的都很贵。这些东西牧民也很少,不是很容易能采到的,所以楚清用干菜和他们换了。
牧民们其实并不太吃蔬菜,因为他们的气候种不了蔬菜,也就没有这种饮食习惯。
但是他们尝过楚清吃的蘑菇炖小鸡,干豆角烧羊肉后,觉得这味道确实不错,因此觉得自己占了楚清的便宜。
楚清把山楂干和干薄荷叶当做添头送给他们,让他们尝个鲜。
因为没有茶叶,牧民们听说山楂干和薄荷叶泡水喝也能帮他们败火,都非常高兴,而且因为听说这些东西没有茶叶那么贵,就希望以后也能得到。
交易的双方都很满意。商队的小子私下跟楚报告:“老大,咱们统共换到一百匹马,纯种沃斯马哎!”
楚清问:“才一百匹?咱们粮食和铁锅还多着呢!”
“老大,他们不敢多换,还得给王爷们上缴马匹呢。他们手里也没银子,买不了。”
“他们没银子,咱们有啊!羊毛在他们这儿不值钱,咱用银子收,不拿粮食换!你去跟他们说收羊毛,有多少收多少。”
“得嘞!”
小子领命去了。
牧民们一听他们的羊毛可以卖银子,纷纷表示家里有很多。
有个女人生怕楚清他们很快就走,急急说道:“你们的、不要走,我们羊毛的、剪,过几天!”
这是个大宣语不怎么流畅的。她想说,再过些日子就该剪羊毛了,希望楚清能等上几天。
每年牧民们都会剪两次羊毛,一次在五月,一次在九到十月,要看天气情况,大差不差也就这两个月份。
今年沃斯天气算暖和,那也要再等几天。楚清自然同意,她想的是,这批羊毛收回去,秋收前后就可以把羊毛制品铺货到市面上了,倒时候天也渐冷,可又是一笔进账了呢。
牧民们见她们不反对,很是高兴,拿出好些肉,准备晚上烤羊肉吃。他们吃的不是自己的羊,而是猎到的黄羊和野兔什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