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平-第2/3页
北面的孙马骑在上疁村布防阻击官军,被东路军击溃,同行将官王皐胆怯率部投降,让本来就形势严峻的裘甫人马更是雪上加霜。
如今裘甫在整个浙东数万人马,竟只剩下不足万余人,不过就算只有这些人,裘甫依然不甘心,他依然渴望一战,战争从来没有绝对的输赢,战机也总是变幻不定的,裘甫抱希望于再来一次三溪大捷。
然而空想永远与现实相差太远,随后东路军再次大破裘甫人马,双方决战于南陈馆,裘甫损失数千余人。
战场上兵荒马乱之际,官军只顾着厮杀得欢,事后却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在各路官军重重包围下,裘甫竟带着残部不见了。
唐兴守军回报未见敌军,明州守军回报未见敌军,台州、海上也未见裘甫人马身影。
插翅飞了?
战场上的官军们顿时抓狂了,地毯式搜查吧,你还别说,当搜查开始不久,还真抓到了一个知情的。
这个落单的俘虏哆哆嗦嗦地告诉了官军,裘甫的真正去向,听完差点把这群军汉子们吓尿了。
裘甫绕过官军包围,顺着奉化西北的黄罕岭,潜回剡县了,剡县是其老家,家族亲戚都在于此。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裘甫此时想回家。
黄罕岭平时人迹罕至,道路崎岖,因此官军也没有在此驻防。但翻过此岭向西一片坦途,四十里地疾行半日即可到达剡县,而剡县北面就是越州,要命的是此时越州城仅有一千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土军,形同虚设。
越州危亦!倘若越州失陷,主帅被俘或战死,所部将吏都难辞其咎,瞬间大伙儿们脑门上浸出豆大的冷汗。
义成军张茵反应最快,他立即率部勒回兵马北上,哥们儿来是帮忙的,可不是来背锅的,赶紧赶在裘甫攻陷越州前回去,或许可以挽回。
时间就是生命,也是大伙的生命和前程,一日后,日夜兼程的张茵人马便赶到了剡县东南,好在路上的探马回报越州无事,这才使得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王式也得知了裘甫回剡县的消息,与越州府内上下惊恐不安相比,这位王大人很兴奋,他说了句很牛的话,裘甫这厮回来就是找死啊。(贼来就擒耳!)
战略上藐视敌人,确实有大将风范!
很快东南两路军再次合围剡县,剡县如同一座孤岛,矗立在官军包围之中,没有援军,没有余粮(之前已经开仓放粮了),只有冰冷残破的城墙勉强庇护着城内绝望而恐惧的人们。
三天八十三战,双方都打的很疲惫,但剡县在多次进攻之下已经岌岌可危,支撑艰难。
裘甫等人试图诈降突围,被王式识破,在绝望中再次尝试突围三次后,裘甫等人彻底放弃希望了,他们选择出城投降。
交战之际,官军或许一直在鼓吹宣传投降的许诺和诱惑,缴枪不杀的口号历来对战败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裘甫等人在官军无休止的进攻压迫下,最终放弃了尊严,选择了听信官府的许诺,弃城投降,虽然他们也有怀疑,但没有选择,要么是死,要么或许有一线生机,在生的诱惑、死的威胁面前,更多人选择了宁可卑微地生,也不体面的活。
裘甫与刘暀、刘庆从三位首领任务带着百余人出城,站在离城门不远处与官军将领谈判投降事宜,他们不敢完全相信官军,可又不敢轻易放弃这唯一的生机。城内还有刘从简率领的五百多兵士,倘若官军有诈,那就回城和官军周旋到底,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可王式更奸诈,一面甜言蜜语劝说投降吧,我们优待俘虏哦,一面提前在城边埋伏了人马,裘甫等人还没缓过神,一队骑兵已经从黑暗中冲了出来,顿时隔断了他们与剡县城池的道路,此时投降和反抗都没有用了,只剩下一个命运那就是被俘。
城内刘从简等人看到事变救援不及只能闭城继续坚守,而城外的裘甫等人则被呼啸怒喝的骑兵掳回官军军营之内。
王式对裘甫等人的处置很残忍但没有滥杀。除了将裘甫械送京师,向天子献俘告功(惯例)外,其余为首的刘暀、刘庆从等二十多人,被腰斩于市,其余的俘虏甄别后放归原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