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3章-第2/4页





        许是小叔对李叔说过,咱们是为了考试来的,有间厢房布置成了书房。”

        大山原本想要推辞,听他这样一说,就同意住到西屋里。

        老李头泡好了茶来,给大家倒好后,愧疚道“灶刚烧着,可惜天晚了来不急做些饭菜,要不我给您几位下些面条凑和,明日再做些好的吃?”

        他也不知道亲家老爷一行哪日到,城里种不了菜,今天买的菜都吃完了。想吃新鲜的得明早去市集买。

        下面条还要和面,又要擀又要切,时间不早了,虽然赶路的时间不长,大家还是想早点休息。

        “我们来时,已经买了吃的,就着茶水先这么吃吧。你去厨房多烧些热水,好让咱们洗洗,早些休息。”

        老李头听了绍荣吩咐应声去了厨房,大家吃完包子就各自回了房。洗去一身疲劳,一夜好眠。

        三日后,卯时州府衙门外已经站满了排队的学子,绍荣拿着考引等候验身。

        府试考三场,头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需要考二天。考生只身进入考场,笔墨纸砚还有过夜的棉被都有考场提供。

        一天里可以休息三次,有人会送饭食清水,要入厕也有专人引导监视。

        绍荣按着考引找到考位。除每县的前二名,共计十人在靠近知州所在的内堂,其余的四十人在外堂。

        绍荣看着砖墙瓦顶,很知足。毕竟剩下的考生都在室外,坐在用木板隔着的考棚里。万一下大雨,光靠考棚那点屋檐根本遮不住。

        府试三场分别考贴经、杂文和策论。贴经要求通三经以上,小经《论语》和大经的《诗》《礼》为必考,若通五经以上为上上。

        杂文考学子辞章文采,策论考学子政见时务。府试考试前十人为甲等,如府试一样,在参加院试的时候亦可提堂。

        背诵默写,是每位学子的基础。若不是将四书五经背得烂熟于胸,光只是县试就过不了。

        第一场考试除了拼正确率外,就是看考生的书法。等到第二场和第三场就是拉开考生差距的时候。

        考试开始后,主考官常州城知州,开始巡视考场。

        绍荣来考前还想着,万一知州巡考时,看他这么小就来应试,回头站他旁边看着,他到时要表现得怎么样。

        毕竟他两辈子怎么样也是经历过大考小考无数,肯定给考官一个沉着冷静的好印象。

        等进了考场他就知道他想多了,光是内堂就有三个和他差不多大的,更别提外堂,少说也有七八个。_

        知州大人从内堂到考棚路过外堂的时候,也只是扫视了他们一眼。

        这次考试相较县试要辛苦些,虽然外堂环境好些,可空间没变,还是一个小隔间,一个成年男子晚上是别想睡好了。

        绍荣身量还未长高,倒是好些,但也没睡好。好在只考几天,忍忍就过去了,也未曾影响到他的发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