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7章-第2/4页
故事是个好故事,描写的也精彩。这些闲书他少时也看过,像这么白话的真没见过。若是一个只念过几年书的少年人写的,就说得通了。
“这么说,你还未见过写书的人?”秦掌柜一顿,这事是他的失误。像这样畅销的写书先生,在京里任何一家书铺,都是要见本人订契的。
“算了,你找个时间包个红封,送给那学童。”
秦掌柜知道老爷没怪自己,不过等年后确实要见见‘非梧不栖’本人。
“老爷,家里原先一直买粮吃,如今是不是要置个庄子?也能有些出息,少爷们和姑娘要是在家里闷了,也能有个地方散散心”
秦学寻思一会“这附近怕是好田都难买,哪还有庄子。也罢,你先打听着,若是有了合适的就买下。”
“是”秦掌柜将事情汇报完退了出去。秦学拿起没看完的话本,继续读着。别说,这书还真挺有意思。
过了初五走亲访友告一段落,绍荣又恢复往日作息。每天早起绕着院子跑五圈,早饭后默写前一日背诵的内容,然后温书自习。
吃过中饭后小憩一会,下午练字,再构思下一部书。晚饭后,将早上所学的内容再默背。
虽然答应爹娘专心读书,可作为成年人,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工作学习二不误,他觉得自己能做到。
再说,养蚕虽然赚钱,可是也很辛苦,他希望爹娘不要那么劳累。
时间飞逝…
“绍荣,你留下。”于秀才授完课,将他带到书房里。“明日起,你就到甲班进学。”
从自上次旬考他又得优后,他就预感夫子应该会让他进甲班。
于秀才教了不少学童,能像绍荣这样,天赋又好,学习勤奋的孩子少之又少。就连已经中举的冯永康,当初在十三岁的时候,也没有能下场小试的资格。
“再过半年,就到了每年一次的县试。此次应试…”他犹豫了一下道“你是否要去?”说完,他看向绍荣。
第一次去就能通过县试和府试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大部分的人,可能连县试也未能通过。
寒门学子能出头的更是少之又少,当初他也是有父辈的积累才能一气考过院试,还成为了一个廪生。
自考中后,又考了三次乡试,都未曾通过。像是冯永康,若不是能在三省书院进学,想二次就考中举也没那么容易。
绍荣除却自身的能力,还有一个已经中举的叔父,以后的路要好走很多。
“若是条件允许,还是去见识见识为好。”去参加县试需要一笔花费,若是家里贫寒的,没有十拿九稳是不会轻易去的。
他平日见绍荣未曾有过愁苦之色,想来生活没有困难。不过一次县试就要十几两银子,若是取中了,四月还有府试,又需要十几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