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第4/4页





        他弯腰行礼后接了过来。定睛一看是几本四书的释义,还有二册是其他大儒做的注解。

        “你平时默书后,可以细细研读,不必字字都如他人,也可将自己的心得记下,以后夫子教你时也可以二相印证,如有不懂的也可以写信问我。”

        绍荣听他这样说,心里喜不自胜,他们镇上学问最好的于夫子也只考到了秀。

        若是和小叔讨教,三省书院人才济济,举人就有好几个,要是能受到点拨,肯定能受益良多,科考把握更足。“多谢小叔”绍荣此时的感谢更是诚意十足。

        父子二人耽误了时间,怕迟回去巧娘担心。婉拒了永康留饭,赶了牛车径直回村里去。

        到了家将东西卸下,永昌水也没喝又将牛车赶回老宅,向冯老头夫妻说了永康明日回村。

        “平安就好”谢氏听到小儿子明天就回来笑得合不拢嘴。

        早前她就怕儿媳回村里住不惯,又因为永康成亲没置办宅子,怕岳家看不起。

        等到秋天收了卖丝的钱就找了人在镇上置了一座宅子,二进的宅子不大,住他们二口子带些侍候的人也足够了。

        看着家里的土墙,若是让小儿媳妇住到这,回头被亲家埋怨影响了永康的前程。

        宋幼青一路走到夹江镇早就疲累。又因着越走,看到的景象与她自小生活的平江府比起来越荒凉,心里更怕住进村子里。

        好在夫君说了他们住镇上,只在除夕那天回老宅住到初三,就能回镇上。

        镇子与村里不算远,他们赶马车一个时辰不到就能到,若是有事往返也方便。她心里也松了口气,想着公婆会做人,她就多备些厚礼给他们做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