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第2/4页
今年是永康成亲后,新媳妇第一次回来过年,宋幼青一直在府城生活,偶尔去家里的庄子,对于回村里过年有些抗拒。
想着娘对她说过“你们俩口子住府城,一年里能有几次回村的?永康还在进学,住不了几天很快就要回来了。
若是过年不回去,就是咱们宋家不会教女儿。爹娘的脊梁骨都要给人指断,还要连累你姐姐名声。”
宋幼青虽然娇惯也明白爹娘和兄姐疼她,她是万不能损害他们名声的。
想通之后也就不甩脸子,去都去了,再摆脸色不是吃力不讨好?她反倒问了冯永康家里人喜好,再给大家置办节礼。
前几天,看她满脸不高兴,冯永康还以为她不想去村里。都已经在想怎么哄才能说服她,没想到她自己就想通了。
一番准备后,在腊月二十时,连主带仆坐着马车就出发了。
“娘,我明日要去镇上,你有没有话要我带给舅舅?”绍荣将手上的手槁誊抄完,从书房里出来休息一下。
今年秋收后,他家将房子翻盖了一下。在原先的基础上又盖了一间正屋和二间厢房。
阿芝搬进新盖的正屋,从堂屋进出。二间厢房,一间他住着,一间给他做书房。
“天这么冷,还住镇子上跑什么?有什么要买的让你爹去”巧娘以为他纸墨用完了要添置。
绍荣这次是要将话本稿子给秦掌柜送去,他爹娘还不知道他兼职这事。若是知道肯定不同意他分心,到时影响他的赚钱大计。
看小叔就知道科举要花多少,他这还没考呢,花了都要四五十两。
”爹明天去镇上?”巧娘一边缝着衣服一边回道“得买些过年的年货,再打些油和酒”
“油?”绍荣听到油不由一愣,自从他能吃饭以来,他家用的都是猪油。
他以前以为是植物油没做出来,后来到了镇上才发现,油是有的,只是普通人家舍不得买。
由于价格太贵,都是按两卖的,一两的价格可以炼一斤猪油。只有油水足的有钱人家才会买麻油回去做菜吃。
巧娘心里叹了气,面上却轻松道“现在家里好了,给你爷奶过年送些酒吃。再送些油过去年里做菜用。”
猪油做的菜到了年里天冷,一会就冻上了,弟媳一个千金小姐怕是吃不惯。他们有求于小叔子,肯定要给老宅那边做脸,可不得荷包出血嘛。
这种关窍绍荣一听就明白了,他也不寻根问底,只对巧娘说“那爹就去忙他的事,反正买的东西多,爹肯定是要借牛车的,我跟着一起去镇上,买些笔墨。”
巧娘看他坚持也就同意了,永昌赶牛车去,到时给儿子带着小褥子盖着也冷不到哪。
绍荣提着秦掌柜送的纸笔,从万卷堂出来,摸摸怀里五十两银票,心里不禁豪气顿生“哥也是小有资产的人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