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第2/3页





        好绍荣本就是成人的心性,能吃得下苦,他把每日往返的路途当作锻炼。等应试时在考棚里吃不好又睡不好,还要挨冻,没好的体力可不行。

        自于敬之中了秀才后,已经教了十年书,这十年间他这里共出了三个童生和一个秀才,这个秀才就是去年考中的永康。

        从去年开始,附近十里八村找他教书的人就多了。以往他的学生没这么多,也就不挑捡了。现在打出名声,他对学生的要求也高了。重点学校嘛,绍荣懂。

        于秀才时间有限,所以只收二十个学生。除了原先就教着的八人外,通过考试的还有十二个年纪在十岁左右的孩子。

        皆是已经启过蒙,学过《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至于更深奥的,学童还不需要学习。

        因为进度不同,绍荣这十二个被安排在上午听课,中午就可以回家,背书写字,第二日再检查。

        师兄们在他们回去后,于秀才给他们授课,然后还要与他们详细讲解。每旬都可以休息一日,即上九休一。

        今日又是旬休,昨晚永昌就将二个孩子接回来。绍芝在舅家住的挺开心,她每日除了帮舅母做些事外,还和隔壁人家的闺女做了朋友。

        阿芝在舅舅家减轻了舅母不少家务,她从小就带着绍荣,是个带弟小能手,还能帮着照顾小海。

        本来舅舅家就没女孩,因为阿芝贴心,舅舅和舅母对她很是疼爱。

        再加上隔壁的林语兰到底和她爹读过几年书,待人和善有礼,和村里的大妮一比,对阿芝来说真是国民好闺蜜。

        林语兰的爹林致轩,在镇子上万卷堂做帐房。“听阿兰说,楮墨斋和万卷堂是一个东家,这二家都是由她爹做帐房。”

        想着阿芝当时一脸八卦的样子,绍荣真想告诉她越来越像小舅母。“爹,今天娘和我们一起去镇上吗?”

        永昌点头应是,今天他们夫妻送孩子去舅家,顺便把这个月的口粮给送去。等回来的时候,再买些家里用的油盐。“爹,我想顺道去万卷堂看看”

        永昌纳闷地看着他,自从绍荣开始读书,家里人和亲戚都给他买了些书。等到了镇上更是买了一套四书。

        “去买书吗?”永昌想着要不要带点钱,又有些愁闷。家里现今只有三贯,平时过日子倒是够了,若是买书,怕是只够买几页纸的。

        当初王北和他给阿荣买的书,一本书只有十几二十页就要二两银子。

        一套四书更是要价十二两,你还别嫌贵,这还是因为四书是科举书销量大,刻好一套雕板可以反复用才能卖这价。

        绍荣尴尬地无法回答,总不能让他承认自己一个成年人竟然和小孩子怄气。

        他也没想到在于秀才的私塾能碰到马家的熊孩子,就是掏蚕卵玩的那个马秀明。

        那小子不知道是怎么通过于秀才考核的。入了学后每日总要搞点事,重点就是捉弄绍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