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5章-第2/4页





        这个办法是绍荣从农书上看到的。巧娘看到效果如此好,就和永昌商量把这种肥料也喷在稻田里。

        只是家里有四亩稻田,有二亩喷了,还有二亩用以前的办法种,这样好做对比。

        这种液肥只可现配现用,还有些用蚕沙配复合基肥的配方,绍荣也一一和爹娘说了。

        新稻种果然长得快,熟得早。多了一季粮食后,家里吃的就不愁了。唯一遗憾的事,因为粮食收成多了,卖粮的价格反倒降了。

        因为不用从孵化开始养蚕,冯永昌家在六月要抢收抢种时,第二季蚕就已经结茧了。

        就这样一年到头,算了算,光养蚕就赚了九十贯。再加上地里出的粮食。除去自家吃的,卖了有十石的稻米,也得了十贯。

        永昌家在早稻收割后发现,用了蚕沙做的液肥,每亩地里多收了一层,二亩就多得了四斗米。

        到了种晚稻的时候,他家就给水田里都撒了这种液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来压,谁家嫌肥少呢?特别是地多的,靠人畜肥根本就不够。

        对于永昌家来说,赚得已经是很多了,这在他们未分家前简直是不敢想的。但是对于谢氏来说,这么多钱根本是杯水车薪。

        他家在卖了粮后,加上养蚕赚的共有一百多贯,可惜这点钱不够在省府买一套二进的院子的。

        眼看明年二月就要办婚事。谢氏心里着急,闹得冯永康也跟着烦躁。

        时间不会因为他们着急而不走动。冯家和宋家因已经算是姻亲关系,所以去年开始就给对方送年礼。

        过了腊八后,冯永康找商队帮忙带给宋家,随着年礼一起送的还有他写的一封信。等他收到回信的时候已经过了小年了。

        信是宋山长写的,冯永康未来的岳父把他大骂了顿。冯永康写信是确定成亲的细节,还委婉地说了可能要在县城里买房成亲。

        宋山长训斥他为外物所扰,他家知道永康是不可能买得起宅子的。宋家的陪嫁中有一套三进的宅子在省府。

        等到成亲后,他们小夫妻就住在那里,不管是离书院还是宋家都很近。

        只要永康考上举人,那他就可以选官,而且他可以免交田税的地可以多达二百亩,钱财自然来得不费力了。

        到时候别说一套宅子,就是再买一套也是很快就能赚到。

        为了这些事情,而无心读书,对他乡试的成绩肯定会有影响。冯永康被宋山长一封信骂得也醒悟了,他有着贫家子弟的通病。

        既自矜于自己的才华,又自卑于自己的出身。虽然不会觉得自己身份耻于见人,但是在钱财方面又不想让人看不起。

        被宋山长教训了后,反而在心态上有所转变,写文时愈显通达,于学识上也有见涨。

        因为宋山长的训斥,以及冯永康也要去省府读书,绍荣暂时就没地上学了。以他的学习进度,肯定是到于秀才那里读书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