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第2/4页
夫君明日再考校一下,看他人品如何,要是个好的,就收在身边教几年。以夫君的才学,教出个举人还不是件容易的事?”
宋宗绰本人早就考上举人,因不喜欢官场风气,就在家乡开书院。从他书院考出的举人确有不少,远的不讲,他的二个儿子就已经考中,只等明年春闱。
第二天,冯永康依约来到宋府。原本他是想要推辞,只要将凉衫还回,他就回乡去了。可看到名贴,他就全都忘到脑后了。
这可是三省书院山长下的帖子。三省书院取自“吾日三省吾身”书院秉承“谋而忠,友而信,传而习”的理念。
他曾想过若是能进这家书院最好,若是不能进,只得到常州进学。
至于之前去的私塾,于秀才也说过他能力有限,等到永康考上秀才后,就找其他更好的书院进学才能有中举的希望。
进到宋府后厅,冯永康拘束地坐在椅子上,宋举人在书房,家丁说老爷过会才到。
永康总觉得如芒在背,像似有谁在暗中观察。他想着会不会是宋山长在看着他,便僵着身子一动不动。
宋家三口躲在暗窗后面看着他。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宋宗绰才过来“请坐,请坐,冯郎君不要拘束。”他一压手,让冯永康坐下。
“今日请郎君来是为答谢你救小女一命”冯永康忙站起拱手“不敢居功,学生识得水性,有人落难施与援手乃是常理。”
宋山长点头赞许“听闻你是来院试的,这次考得如何。”冯永康便将此次考试,如何剖题详细说了,又将答案背出。
院试考三门贴经、经义和诗赋。宋宗绰听他的回答算是中规中矩,不冒进,可也不算出彩。
这是冯永康受生活的环境影响,让他的眼界不够,再加上没有名师指导,能有这种成绩,和他够专心刻苦有关。
人品没有问题,就是家世低了。宋宗绰便给他一个机会“此次主考的学政对老成持重的学子最为欣赏,若无意外,此次你应能取中。”
宋宗绰承诺他“只要你取中,就可到我书院来念书。”这是直接给他名额,不用再参加入院考试了。
冯永康闻言大喜,赶紧拜谢“多谢山长。”学业说完了,又问了些他的家庭情况,随后便让他回去等消息了。
“如何,郎君看这冯郎君是不是良材?”苏毓清在宋宗绰一进来就问道,刚才她和幼娘已经看过冯郎君了,她们俩对他的外貌很满意。
在此不得不提的是冯家人的颜还是很能打的。除了永昌和永安是因为劳作晒得有点黑外,三人都可以说是相貌堂堂。
“学问还挺扎实,就是眼界不行,往后怕是只能止步举人了。”苏娘子听了舒了一口气,能考个举人也不错,她不想让小女儿和长女一样随女婿东奔西走。
若是能像她爹一样,日子过的轻松自在就好。“那就这么定下了?”女儿已经同意,就等夫君敲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