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三)琴音-第3/4页





        “你这是?出直白村还是回?”

        柏青奕只是一笑。

        他不愿意说,南青葙也不深究,“我得去洗个澡了,这全身上下得有个四五斤的沙子。”

        南青葙回到自己家,洗完澡,突然有些饿了,打开冰箱,空的!正在犹豫要不要点个外卖,手机响了,是萧雪见。

        “刚才打你电话,无信号,又去甘州了?”

        “刚回来,遇上了沙尘暴。”

        “没事儿吧?”

        “嘴里现在都是沙子的味道。”南青葙说。

        “所以发你的照片也没来的及看?”萧雪见问。

        南青葙连忙点开她发的照片,看着那几幅飞天,“怎么这么莫奈?”

        “不和你一个毛病吗?”萧雪见打趣。

        “貌似是她!”南青葙嘀咕。

        “你找到她了?”萧雪见紧张地问。

        “应该是她!”南青葙说,“她应该出身世家,听口音像是东京人,千里迢迢地去沙州莫高窟,想必是去找一个人!”

        “恋人?”萧雪见说。

        “我猜测也是!”南青葙说,“她医术应该不凡!”

        “会不会也出身太医世家?”萧雪见推测。

        南青葙突然沉默了。

        “雪见,外卖到了!”楣姐的声音。

        “我得吃晚饭去了!”萧雪见说。

        “嗯!”

        电话挂了后,萧雪见发呆。

        “干嘛呢?和谁打电话?认识的新男人?”楣姐问。

        “我饿了!”萧雪见直奔她的外卖。

        南青葙的电话再次响了起来,是骆姐。

        “临时一活儿!”骆姐说,“明天一早飞上海,去录制一期《古风》,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你录制的这一期是有关古琴的,所以要去古琴制作工坊。”

        “古琴?行,你把资料发给我,我先熟悉一下!”南青葙说。

        “好!”骆姐挂了电话。

        一会儿就收到了古琴的资料,他开始仔细地阅读着。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活着的音乐,也是中国文人的音乐语言。对于古人来说,古琴的角色不仅是一种音乐,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道’。所谓‘琴道’,就是学琴、弹琴的人,通过古琴的演奏去了解这个世界……”

        南青葙一到古琴制作工坊,就开始录制。古琴的制作有十二道工序,从选木料开始,历代古琴制作首重选择良材。面板宜选天然干燥的桐木或几百年的杉木,底板选用坚硬的梓木。均须纹理顺直、硬度适中,且无疤节和虫蛀。所谓“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