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外有客来-第3/4页



  “冷月盟”盟主已空缺多年,师傅这个长老其实只是少了个“盟主”名号而已。

  所以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张献忠和李自成同时遣人来桃花谷了。

  铁溶已被师傅拒绝礼送出谷,哪么为嘛留下李过?

  这个疑问还是先放下,因为另一个疑问我必须马上要问出来。

  “哪铁溶为什么喊你王爷?”

  “唉!”师傅竟然少见的轻叹一声道:“因为我本就是皇室一脉啊!”

  “啥?”我惊的下巴差点掉在地上。看了眼在座的师娘,在看了看林叔,赶情这屋里就我一个是傻子。

  “师傅您瞒的我好苦啊!”我揉揉了眼,故作伤心的样子。

  “你这孩子!”师娘笑道:“别的没学来,你师傅的不正经到是一点都没落下。”

  好吧,在桃花谷我什么都不怕,就怕师娘慈爱的眼神。

  “这个嘛?”师傅捻了捻他颏下山羊胡,挺了挺腰板,那一刻他的脸色也少见的严肃起来。

  话说大明一朝虽说番王众多,但每家世子却只能有一个,别的王子虽也有爵位,但会随着时间更迭皇家子弟也会沦为平民。

  师傅就是上代襄阳王次子,虽有爵位却痴爱武术。少年时学艺武当,加上生性淡泊,虽身在江湖,却又远离尘嚣隐居山林。

  “说起来如今的襄阳王还是我堂侄。”说着师傅眼神又暗下去。

  想必此刻师傅想起了被义军处死的各地番王们,哪他是否应该庆幸自己当初的人生选择?

  我终于明白我“永明”的含义了,也难怪他一听李过便要骂反贼了。

  “哪您为什么要留下李过,莫不是…?”我手掌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你个臭小子,想到哪里去了?”师傅被我的言行气到笑出声,师娘更是苦笑着直摇头。而林叔也难得的哈哈大笑道:“少爷你自小长在深谷,这江湖气怕是在书上看来的吧?”

  我难堪的摸了摸鼻子,竟然羞愧的无言以对。

  “傻小子,你也该去江湖历练历练了。”见师傅难得的一本正经,我却险些揪掉了自己的鼻子。

  没错,师傅决定要我拿上冷月令随李过去襄阳。但这并不是他平常的思维套路啊。

  “不是,我是说自古王贼不两立,师傅您可要想清楚了。”我看看师娘和林叔,见他们眼神瞬间严肃起来,我知道我又成了个傻子。

  师傅一声长叹,“我大明立国近三百年来,各州府番王如过江之鲫,贪得无厌食尽民膏,失民心久矣!”

  十八年来我从未见过师傅有过如此奖况,惊诧之余再不敢油舌多嘴。

  “作为皇室血脉,我又何尝不想我大明国祚永续万子万孙。”说到悲怆处,师傅不由站起身,用掌连拍太师椅扶手,“如今家国飘摇,内忧外患,说是国运天灾,又何尝不是人为啊!”

  “所以你要帮李闯夺江山?”我上前扶住师傅。

  “不,我是帮万民啊!”师傅无奈中夹带不愤:“当今皇上少年登基,除阉党,振朝纲。虽是智敏,却也是刚愎自用,以至于君臣离心。这内有反贼,外有异族侵扰的局面,就算是太祖在世成祖重生怕也难全啊!”

  “你这又是何苦来哉!”师娘也是轻叹道,“你身在江湖多年不问世政,你却决意要明儿下山,他虽然自小跟你学艺却从无江湖阅历,我总放心不下。”

  师娘的话又让我吃惊不小。这都是哪跟哪啊?和我有关系吗?但这次我可不想再做傻子。一念至此,便不接话。只是看了看林叔。

  林伯冲我点了点头,对师傅道:“老爷可是心意已决?”

  师傅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臂,缓缓坐下身子,对林伯点了头点头对师娘道:“如今皇上虽有过失,这乱因却也不能尽推于他,依他之性,国破之日无论是否落入贼手,他必不肯瓦全啊!”

  “可永明还是个孩子啊!”师娘痛苦道。

  “夫人放心,我林郁就算拼却老命也要护少爷周全。”

  “原来林叔叫林郁。”我压住冲动,静静看着师傅,还是不说话。

  “夫人放心,明儿虽是年少却也极是聪慧机敏,又有老林护持,定能不负所望。”

  “只是当下局事无常多变,你让他过襄阳上武当,再去京师,那时只怕早已是城头变换大王旗,也未必能劝阻得了崇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