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四个时期大战一个时代-第2/5页



    起身将电脑前收拾干净,他决定出去转一圈换换脑子。

    “你上吧,我出去转转。”

    陈璇来到客厅,带着点歉意说道:“就四十五分钟,你可以在卧室先躺一会嘛。”

    李安:“你安心上课,正好我也想出去走走。”

    陈璇:“上午不顺利吗?”

    李安:“还行,我再好好想想。”

    把客厅让给陈璇一会儿上课,李安走出单元门在小区里转了起来。

    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正在弹土耳其进行曲,这错音都错到姥姥家了,也没个人来管管。

    冷风确实有助于帮助人思考。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李安就敲下了一套方桉。

    就按时期划分吧。

    四个时期的作品各挑一首,一个半场两到三首,这样分不下来上半场弹两个时期的作品,下半场再弹另外两个时期的作品,返场就弹两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小作品。

    这样一来,可以说他按照古典钢琴发展的时间线,用一场音乐会把四个主要时期串联起来,也算是各方各面都照顾到了。

    作为人生的第一场,也算是圆满了。

    可能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有点万金油,没有突出个人的演奏特点。

    另外他得专门再练一首现代作品。

    暂时先这么定了。

    下午看看老师怎么说吧。

    决定好方桉李老师一身轻松的去和谐广场楼下买了一杯奶茶。

    网上不都兴说什么XX的第一杯奶茶么。

    咱们陈老师也有。

    陈璇今天是喝上了新年的第一杯奶茶,可李安却是盼来了新年的第一波吐槽。

    “不行。”

    下午赶到魏三碗家李安屁股还没坐热就被魏老头一口否决了他上午的想法。

    李安傻眼了,魏老师居然觉得他在敷衍差事。

    他中午回到家后按照他的设想开始设计曲目,等到曲目全部设计好之后他忍不住为自己赞叹。

    堪称完美。

    用斯卡拉蒂的奏鸣曲替代巴赫作品作为他曲目单上的巴洛克时期作品,这个点子即避开了巴赫作品不好热场的局限性,同时也减少了一定风险,他并不确定自己演奏的巴赫能来个漂亮的开场。

    听众对于巴赫的审美要求向来可以用苛刻来形容。

    另外一点,从钢琴音乐时间发展线的角度,斯卡拉蒂作为巴洛克晚期最重要的作曲家,是公认为海顿和莫扎特等古典主义乐派作曲家的先驱。

    那么用斯卡拉蒂的作品作为开场的第一首,在逻辑上几乎完美的可以过渡到他的第二首曲目,莫扎特作品。

    他只需演奏一首莫扎特的快板单乐章即可。

    接着顺理成章的来到第三首,上半场最重要的一首作品,也是本场音乐会的主菜,他的拿手好戏,贝多芬告别奏鸣曲。

    这样上半场四十五分钟就安排满了。

    下半场从肖邦的叙事曲展开,作为一首浪漫主义时期的中大型作品,既有抒情,也有技巧的延伸。

    再接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来点缀,最后用一首布索尼改编的卡门幻想曲用来结束。

    在最后一首正场作品中,观众们可以看到他疯狂的手指跑动技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