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三种视角下的激流对决-第4/5页



    练习曲曲目,激流。

    又见激流。

    讲真,刘姓男评委已经不太看好这名来自甘省音协推荐的选手了。

    跟在姜笙后面出来已经够倒霉的了。

    还撞曲。

    品心而论,激流这首作品,他们附小的孩子也能弹得不错。

    但是想出彩,姜笙刚才弹得算不算出彩?

    作为A组的评委组组长,刘姓男评委在心里也只能勉强的写个小小的算。

    因为姜笙刚才在演奏激流后半段的时候至少多踩了四次延音踏板。

    至于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保持前后的声音效果。

    他心叹,这孩子还是心态问题。

    一开始进的太勐。

    气氛确实营造出来了,可问题也埋下了。

    随着钢琴前再次抬起的双臂,他收回思绪目光重新落到钢琴前的声音。

    忽然,他注意到对方的两只手趴在了键盘上。

    不待他再做反应,只见钢琴前的身影微微一躬,右手微抬呈勾状。

    下一秒。

    那只右手手掌像是整个平面砸下去一般。

    接着一个雷击般的清脆音响从钢琴前炸开!

    炸而不散,开头右手五个音,音音颗粒分明,先强后弱的极致处理在一开始便将整首音乐的戏剧感拉满。

    每一个强音到弱音的变化,都像是带着纯粹的目的地。

    谈不上华丽的音色,却给人一种节奏律动在可盼中点点壮大勃发。

    就在这强弱变化之中,刘姓男评委渐渐从音乐情绪中澹出,这时他才更清楚的听到——

    这名选手在清晰演奏的前提下,将整段旋律的重音以纯粹的手指力量凸显出,其中必须要注意到的是对方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用到踏板去抓关键的保持音。

    也就是说,对方是纯粹的在用手指完成每一个重音的处理。

    再配以难得的速度,演绎出了难得的稳定。

    二十小节过后,刘姓男评委得说他有些意外,又有些遗憾、

    如此纯粹的手指技术,音色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形状不规则,缺乏质感。

    没道理。

    通常手指技术达到一定阶段都会演奏出与之相匹配的音色感觉。

    在刘姓男评委对钢琴音色的理解中,一个人弹不出好的音色多半是因为他想象不出好的音色。

    可惜了,他推测66号选手有可能是内心听觉差了一些。

    难得的速度搭配难得的稳定。

    如果再加上有质感的音色,那这一首激流至少到目前为止堪称漂亮。

    相比此刻寂静无比的选手观赛区,舞台上李安的内心就没那么平静了。

    亏的天亮之前他跑了一个半小时的音阶。

    不然他的手指大概率没有此时这般灵活,自然也不会如此稳定。

    几乎将手指功率开到最大,在急速的跑动中他默念着拍子,准备迎接25小节的到来。

    没人注意的到,他的鬓角已经留下汗水。

    只见李安上半生骤然挺起,右臂微翘,右手五指以24234523的变换指法迅速划出一道音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