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3/4页





        而李民浩这个小团队,也进一步扩张到了九个人。

        一些细枝末节上的东西,由他亲自和资产管理局那边,做进一步的深入协商。

        东升电子的运转,却已经开始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陈哲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次走进了东升电子。

        哪些设备需要淘汰处理,哪些机器需要调整改进,还需要引进哪些新型号的……这些都需要陈哲给出规划。

        他也没有客气,一个个厂房走过去,一边看一边记录,还不时的启动某些设备,站在那儿听一会儿,显得贼专业。

        然后,从整体上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列出了一份清单。

        前后没用到三天时间,就全部搞定。

        李民浩在一边看的目瞪口呆,“你这是认真的,还是玩呢?怎么感觉像是看电视剧呢?”

        陈哲瞥了他一眼,“千万不要在专业的领域里,去质疑我的判断,那只会显得你很无知。”

        李民浩晃动了一下脖子,直接选择了无视。

        像是忽然间就幻听幻视了似的。

        陈哲则转头看了一眼整个厂子的布局。

        随即转移了话题,“送流片了吧?”

        李民浩点了点头,“三天前就去了,没有去台岛那边,而是按照你说的,去了江州。”

        陈哲笑了笑,这种解码芯片,实在没必要去找那些大厂,制程什么的要求也不高,现在国内好几家晶圆厂,其实都能做到。

        但是,接下来的dvd播放器所需要的芯片,就不是这些厂子所能做的了,还是得去台岛,甚至是去国外,找东洋或者欧美的厂家。

        那成本就会高许多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落后就要挨打呗!

        李民浩缺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忽然问道:“这次过去流片的,可不是非专业的了,听他说,流片成功后,还会做什么cp测试,你觉得你十几天搞出来的东西,真的能一次性通过?”

        陈哲笑了笑,“刚刚提醒过你,你转眼就给忘了,这记忆力,比鱼也强不到哪儿去啊,多吃点儿核桃吧,对你有好处。”

        在这方面,陈哲还是相当自信的,几个最简单的ic而已。

        别说那种最简单的加电测试和初步筛选了,就是加到完整的电路板上,做涉及到电性能和可靠性测试,他也毫不会担心。

        没有这份自信,岂不是辜负了自己的那场梦?

        当然了,有些话是不需要用嘴说的。

        所谓响鼓不用重锤,有时候用事实说话,比任何表态都经得起考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