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四十七章-第2/4页
小梅咬了咬嘴唇,无措地摇摇头:“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夏黍见她似乎还在混乱中,鼓励道:“你有什么难处说出来,我可以同你一起想办法。”
小梅看着眼前人之给予她的坚定神色,就把这一切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
原来在她六岁的时候,她娘为了生弟弟难产死了,孩子是早产的也没保住。不久后她爹又娶了一个妻子,也就是她的继母。她继母一直待她不错,后来到处打仗闹了灾,为了补贴家里,小梅就在广信府的一个大户人家里当丫鬟。
但是永平三年,在遇见夏黍的两个月之后,主家就因为犯事被官府没收家产。像他们这种签了活契约并且与案件完全无关的奴仆,都被官府遣散了。
小梅就回了家中。没过几日,她爹因为干活受伤,说没就没了。后来她继弟又生了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正当她准备找之前相识的人借钱时,继母高价把她卖给一个路过的商人做妾。
她想反抗,但是继母抱着生病的继弟跪下来求她,村里人也纷纷劝她,说是忍心要看着他爹唯一的根就这样断绝吗,而且跟着商人不缺钱,能享福。小梅不是那贪财之人,彼时除了这个办法,实在是搞不来一大笔钱来救弟弟。最后她还是决定跟着商人到了月州府。谁知他妻子是个凶悍得,见小梅长得好看,怎么都不让她进门。
但是商人很喜欢她,就把她安置在了城中的一处小院子里当外室,日日来此不归家。后面就是他妻子来找小梅,给了她身契和一笔钱让她走。再之后,就是她在路上被这两人用麻袋套走,夏黍他们相救的事情了。
听了小梅的故事,知道她是怕自己又被商人抓回去关在院子里。夏黍安慰了她,告诉小梅有他们在,绝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又让她等一下,同前辈走到旁边小声商量。
“前辈,以前你们遇到这种事情一般做才能让这种人受到最大的惩罚?”夏黍虚心求教,她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以往遇见匪徒,都是将他们扭送衙门,没有犯过什么大事的,也就打了几十大板,关一阵子救放出来了。但是这次的两个人虽然未遂,她也不想便宜他们。
老前辈回道:“之前世道乱,有权势的人都在忙着收刮民脂民膏,官府根本不作为,杀几个匪徒也没事。特别是战乱那几年,人命比草贱。不过现在世道太平了,人看着不顺眼,也不好随意解决。”
“懂了。”夏黍应道。然后同小梅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见她同意,就让前辈提着人先回客栈。
这两龌龊之人是被前辈神不知鬼不觉地带进他房里的,但凡两人发出一点动静,老前辈一个手风过去,就只能继续昏迷着。
夏黍则是先把小梅带到了自己的房中,然后去书铺找找律法的书。她之前一直没看过大靖朝的律法书籍,经过此事,她觉得以后得多了解下这块儿知识,好寻求些解决方法。待看见“叉叉(这两字会被和谐你们懂得)侵害女子者,按律判处绞刑。叉叉未成者,杖责一百,流放三千里”她就放心了。先杖责一百就能掉七八成命,再流放到苦寒之地,要是半路没死,到了那种地方,也能吃到苦头。呵呵~很好!这上面符合案情判断的证据他们都有,这板子他们肯定是逃脱不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