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行医(二)



  孩子爹从旁边酒楼取来了水,看到慢慢平静下来的孩子,心里也踏实下来。

  “把孩子带到这酒楼上休息会儿吧,顺便了解下孩子都病情。”林纾瑜牵起顾郅笙的手,有心治也得人配合才行。

  “好好好,谢谢大夫,谢谢大夫!”孩子他爹说完便抱起孩子到饭馆里,让掌柜的带到了一个有床塌的雅间里。

  林纾瑜牵着顾郅笙跟在后面,一边思忖着一会儿要买的东西。

  “大夫,不知我儿得的是什么病?可有的治?”孩子他爹一脸焦急的看着孩子,眼底尽是心疼。

  “不知阁下可听说过癫痫?

  这个病说难治倒也不难治,就是得长期吃药,所以你得做好心里准备。”

  林纾瑜把孩子的病症用现代医学名称说出来。

  如果这个世界的医疗水平跟古中医有相同水平,应该会有触类旁通的名称。

  “这,这是什么病,覃某为何从未听闻?”原来这人姓覃。

  “这是一种跟情绪和神经有关的病症。不知覃大哥,你家族是否有人有过这类的病症?”

  “这……”男人认真的回想着,最终摇了摇头。

  “家族中并没有人犯过这样的病。”

  父系这边没有,“那孩子母亲那边呢?”林纾瑜仔细问到。

  “这,覃某未曾听闻内子提起过,这位小大夫这么问,这病可是会传给后代?”

  “这个要先了解过孩子母亲那边是否有这个病例的家族史,如果有,那遗传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没有,那便是后天形成的,不会遗传。”

  林纾瑜耐心的给孩子爹解释清楚,免得引起对方家庭矛盾。

  “另外不论是原发性/也就是遗传的或者是继发性/也就是后天形成的,这个都需要长期吃药控制和保持情绪稳定的。”

  林纾瑜怕孩子父亲把气撒在孩子他娘身上,也不想说别的了。

  只见那人向林纾瑜作了个揖,

  “烦请小大夫开药方吧,家里虽不富裕,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也不会放弃的。”

  林纾瑜听完除了松了一口气,还感到可怜天下父母心。

  当下便让店小二拿来笔墨纸砚,拿起毛笔正要写,想起自己毛笔字的水平确实不咋地,便问向孩子爹。

  “覃大哥你可识字?”

  “识得的,您说,我来写便是。”覃先霖自觉的当起了工具人。

  “天麻五钱,钩藤五钱,牛黄六钱,地龙……”

  药方开好后林纾瑜接过看了看,没有大问题。

  “你到医馆或药房抓药吧,这个药吃十五天,十五天后带孩子来复诊。

  另外如果问清楚孩子母亲那边有没有这类病史,十五天后跟我说一下,我好再次确认孩子病因,届时也好对症治疗。”

  希望不是原发性的,不然一个家庭就要破碎了等会儿……

  “多谢小大夫,不知小大夫如何称呼,家住何处?覃某到时候好带着孩子来复诊?”

  林纾瑜差点以为在医院来着……

  “我叫林纾瑜,我夫家姓顾,你可以叫我林大夫,也可以叫我顾夫人。

  十五天后你可以到上阳村找我。”

  林纾瑜介绍了自己,还报上了家里地址。

  “多谢林大夫,先霖家就在隔壁小阳村,这是此次诊金,出来的匆忙未带许多银钱,不够的下次给您补足,多谢您的救命之恩。”

  覃先霖想按照林济堂的坐诊大夫出门就诊的诊金给的,无奈身上并不够。

  说完又给林纾瑜作了个揖,这人怕是个读书人……林纾瑜点头。

  “无碍,这么多便够了。”

  看着覃先霖身上的衣着,虽然看起来挺整洁干净,但是还是看得出有这年头了,想必家里也确实不富裕。

  林纾瑜还要买东西,便也不久留。

  覃先霖表示还要等孩子清醒了再带着去抓药,于是林纾瑜就牵着顾郅笙走了。

  出了酒楼门口发现刚刚聚集的人已经都散完了,心下也放心的牵着顾郅笙往粮油店走去。

  所幸地方不远,两人很快就到了。

  一进第一家粮店,店里的伙计便有眼力见的凑了上来。

  “这位娘子是要些什么米?店里有早春米和晚春米,晚春米是比较新鲜的,吃起来也比较香甜软糯,价格会比早春米高一些,但胜在好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