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第一个开海禁的人-第2/5页
其中,最大的好处是收银子,不,关税!
看过之后,弘治皇帝又将文书递给三位阁老。
三位阁老亦是醍醐灌顶一般,暗暗震撼。
这小子,果然有一套啊!
而且,看这上面描述的如此细致,原来早就准备好了。
只是大学士刘健疑感似的道:“宋青山,这关税,是不高了些啊?”
“便是连最少的布匹,也达到了十分之一。”
“还有那所谓的进口税,最高,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一恐损害商人的利益吧?”
这税,太高了!
要知道,而今大明的商税,不过是三十其一。
就这,能收上来的税,都还寥寥无几。
将关税定的这么高,那诸多商人,可还有利可图?
宋青山却是笑道:“刘公,这税率,不高了,相较于商人的利润,已是很低了!”刘健略微皱眉,很快又释然了。
或许,宋青山说的有道理。
因为,只是那宁波一地的诸多私商,便涉及了三百多万两银子啊!
显而易见,出海行商,利润,高的可怕!
于是,就在第二日,早朝之上,弘治皇帝只是简单与百官商议一番,便颁布了诏令。
自这一日起,被大明封禁了百余年的海禁之策推广开。
大明,开海!
其中诸多细节,诏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切,只待商人上海,缴税、入关,缴税!
而也是这一日,户部右侍郎刘大夏请求致仕。
弘治皇帝想也未想,直接允了!
大明开海了,大明诸多沿海的私商,皆是振奋不已。
没人能想到,在大家有生之年,竟还可以光明正大的出海,而且,还可以拥有护卫。
“要收关税吗?呵呵?十分之一?五分之一?”
“简直玩笑!”
“老子哪趟出海,不赚他个数倍的利!”
“看来,朝廷对我等私商,终究是宽容了!”
许多人不以为意。
因为,眼前大家伙出海那可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这其中,还要向上递上许多好处费。
而今,朝廷开海,以后大家出海便无需担惊受怕,更无需交好处费了啊!也是此时,宁波一地!
于无数私商而言,在得知朝廷开海之策之后,是错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