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机会来了-第3/4页
所以,这人选的问题,怕还要询问宋青山一番。
不多时,宋青山赶来。
弘治皇帝也不遮掩,直接开口:“宋青山,这增设二司,虽官衔不高,却至关重要,你,可有举荐之人啊?”
咦?
宋青山心里乐了出来。
宋青山很清楚,无论是通商司还是道路司,之所以设立,都与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为朝廷的现有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对经商与道路的管制了,增设二司,势在必行。
而既然二司筹建起来,接下来的人选自然也是就近原则啊!
“国享陛下,臣有举荐之人。”
他直接道:“对于这通商司,负责的,乃是朝廷的经商事宜,所用之人,需懂的经济之道。”
经济之道!
这几个字,倒是令得三位阁老醍醐灌顶。
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对于经济之道的理解,即便是他们,也是极其模糊的。他们尚且如此,这朝堂之间,又有谁懂得经济之道呢?
几乎同一时间,三位阁老看向宋青山。
好小子,该不会是要举荐自己吧?
这大明,若论经济之道,没人比这小子更懂啊。
这时,却听宋青山继续道:“臣有一弟子,叫做唐寅,现为翰林修撰,他对经济的悟性很高,再加上在臣身边的耳濡目染,对经济之道只比臣差那么一点点了。”三位阁者额首。
对于唐寅,他们自是极其看好的。
那唐寅连中四元,只是在殿试之时的策论略逊色王守仁筹,其才华在自己之上。
若此人略懂经济之道的话,任职通商使倒也没什么问题。
“翰林修撰为七晶官,从七品官直接升为正四品,怕是有些不妥吧。”弘治皇帝疑感似的说道。
宋青山没有作声。
这事,不归他管。
倒是李东阳笑了笑,道:“陛下,这通商司本就是破格筹划而来的啊,筹划之处,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还有便是,朝堂之间,与经济之道,除了这唐寅之外,几乎无人通晓。”言语,点到为止。
直白一些便是通商司本身就坏了规矩,也就不在乎都那一次两次了。弘治皇帝闻言,只是轻轻点头,算是应允了。
通商使的人选定了下来,接着,便是道路使了。
弘治皇帝便准备命宋青山退下。
举荐一个人,已经够了,而且举荐的还是自己的弟子,本就会引起一些非议。只是,还未等弘治皇帝开口,下面的宋青山看了看,试着道:“陛下,那道路司的道路使,尚且没有人选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