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首创义兵制-第4/5页
三位阁老与兵部尚书马文升自是听说了宁波之事。
可看到奏折上面的那死伤的人数以及委寇之行径,仍旧凝重不已。
事情,有些棘手啊。
弘治皇帝不怒自威:“几位爱卿,说说吧,此番,应如何抗击那委寇啊。”
三位阁老默然。
因为,不好打。
委寇盘踞海外,四处游荡,游移不定。
在不知道其老巢的前提下,朝廷这边兵马再多再强,也是无用。
就如此番,假若朝廷当真囤积大批兵马于宁波,那委寇怕又去别的地方了。人家又不傻,消息还灵通,只会寻找大明沿海防御薄弱的地方攻击。
故而,这委寇看似不强,可却十分难对付。
一侧,马文升却镇定有佳。
他主管朝廷兵马,那委寇三番两次的袭扰大明,他这个兵部尚书,有着不可推卸之责任。可此刻,他却半点不怵,朗声道:“陛下,臣以为那委寇主要在江南一带横行,理应着重防御。”
这是最贴切的办法了。
江南一带富饶,委寇自是要寻富足的地方抢劫掳掠。
而将防御重点缩小至江南一带,便可更加精准的针对委寇。
弘治皇帝点头:“卿家可有具体的方略?”
马文升自是准备好,当即道:“回陛下,臣,举荐一人。”
“此人,姓戚,名景通,乃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有此人镇守江浙一带,定可震慑委寇,保一方太平。”
话音落下,一直沉默的宋青山眨了眨眼。
想不到这马文升,竟如此识人有术。
戚景通是谁?
可能这个人在史上的名气不大,可他有个儿子,乃是整个史上都极其有名的大英雄。
戚继光。
尤其在对战委寇方面,戚继光简直就是战神般的存在。
而戚继光如此勇猛,与从小耳濡目染戚景通的诸多排兵布阵的习惯密不可分啊。这人,还真找对了。
弘治皇帝则是想了想,严肃道:“既如此,便命那戚景通总督江浙备委吧。”马文升当即应下。
弘治皇帝这才扭头看向宋青山:“宋爱卿,你可有其他方略否?”
宋青山定了定。
您这都将事情定下来了,还问我干嘛啊?
不过他还是想了想,正要开口,却被旁边朱厚照抢了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