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铁骨铮铮 王山长



  见王山长面色不善的盯着自己看,顾廷烨赶忙上前。

  “山长见谅,都是学生年轻不懂事,才有了这么一个坏名声。”

  “但学生已经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百姓有用,对朝廷有用的人,还望院长收留,让学生有机会一展抱负。”

  这话既表明自己认识了自身错误,又说出了有意科考,顿时让王院长对顾廷烨的印象有了改观。

  一则本以为顾廷烨是个来混吃等死的公子哥儿,没想到还能承认错误,还算是个有担当的。

  二则侯府嫡子,不在家等着荫封,反而想要走科举之路,也算有点志气。

  说不定是真的是浪子回头,痛改前非。

  就是不知此话有几分真,又有几分假?

  王山长听了这话,脸色稍稍好了些,有些诧异的看着顾廷烨。

  “既然你有心向学,那我白鹿洞自不会将你拒之门外。”

  “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既入我门,当守书院之规,学子之礼,若有违逆,我便将你逐出山门。”

  “你可听清了?”

  话头一转,王山长也给顾廷烨讲明了书院的规矩,端起茶来,准备送客。

  但顾廷烨还有话说,就装着没看见。

  王山长茶盏端了半天,手都酸了,就是不见顾廷烨告辞。

  还说是勋爵子弟,端茶送客都不懂?

  果然是纨绔子弟,不学无术。

  王山长又有点觉得顾廷烨不懂礼仪,没有教养。

  但又不好将茶放下,只得吃起了茶,掩饰尴尬。

  “山长所言极是,学生早已听闻白鹿洞在山长的带领下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名声,这才来此进学,自当严以律己。”

  “学生愿赠银两万两以修缮春风楼和及明伦堂,以表决心。”

  “再出资一万两交由书院,用于帮助家中困难的同窗,免去学业之外的琐事。”

  噗...

  要不是顾廷烨闪得快,差点儿没被王山长喷一脸。

  “你说多少?”

  王院长怕自己听错了。

  “禀山长,学生愿出资三万两,交由书院修缮房屋,资助同窗。”

  “咳咳,小顾啊,叫什么山长,叫我一声夫子就行了。”

  “来,来,坐,别站着了。”

  “我替那些穷苦的学子先谢谢你,你有什么要求尽可提出来,只要不违反原则,书院本着与人方便的原则,也是能通融一二的。”

  不是我老王没骨气,实在是他给的太多了!

  王山长泪目。

  三万两银子,就是重新建一座白鹿洞书院都绰绰有余了。

  顾廷烨喝着新泡的龙团胜雪,坐着梨花木雕椅,陪着王山长谈笑风生,丝毫不见刚进门时的冷遇。

  “夫子,我这个人睡觉容易打呼噜,怕影响了同窗休息,所以恳请书院准我每日回家,次日早上我一定早早的来,定不会迟到。”

  其实是学舍狭小,最好的房间也要三四个人同住,顾廷烨可不想遭这个罪。

  “恩,好,小顾能为同学着想,实乃大善,我代表书院同意了,可还有其他要求?”

  王山长大夸顾廷烨懂得为他人着想,是一个古道热肠的好学生,完全忘了起初的冷嘲热讽。

  毕竟谁又会讨厌一个说话好听,又有钱的学生呢,哪怕这个学生可能成绩不是很好。

  不过没关系,人无完人嘛,成绩差,这才有进步的空间,才能体现咱们书院的教学水平。

  此时的王山长已然忘了想要把顾廷烨赶出书院的事,只盼着顾廷烨能多读几年书,多为书院做做贡献。

  两人相谈甚欢,直至天色将晚,顾廷烨以打理住处为由告辞。

  而王山长一路把顾廷烨送到了书院大门外,才依依惜别。

  这一幕被不少住在书院学舍的学子看到,都以为自己看错了。

  素有王冷面,阎罗王之称的山长也有如此平易近人的时候?

  ......

  茶余饭后,互通有无,传传小道消息,是人类的天性,哪怕是古代也无有例外。

  两日之间,整个白鹿洞书院的教谕和学子,都知道了书院里来了个大有来头的顾同学,出巨资要修缮破旧的讲堂和学舍。

  且得益于这位大方的顾同学,十日方才有一餐的荤腥,改为了五日一顿的大肥肉,稀粥还能管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