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第2/4页





        文昭仪是皇帝身边的旧人,比皇帝大三岁。

        她生着一张白皙的鹅蛋脸,五官柔和,曾经也是肤质细腻的佳人,只是年纪渐长,浓妆掩不住鼻翼和嘴角的细纹,脸一松弛,便显出一种敦厚的倦色。

        淳安大公主刚满十岁,和母亲长得很像,是个温和秀美的小美人胚子,一双眼睛闪着孩童和少女之间的灵动,十分讨人喜爱。

        即便只有一大一小两位客人,周皇后依然穿上接受命妇拜贺时的钿钗礼衣,头上簪着十二支金质花钿,这般华贵艳丽,仿佛她还在往日的好时光里。

        周皇后端坐榻上,身后是一面巨大的云母屏风,三月的朝光透过直棂窗照在屏风上,折出些微半蓝半紫的光。

        文昭仪挽着帔子行礼起身一抬头只觉得被晃了眼,竟一时失神,分不清晃眼的是这早晨清亮的日光,还是高榻上秾丽的皇后。

        周皇后怀里抱着小小的二公主,她让女儿坐在自己腿上,并不在意小孩子会压皱锦缎裙子上用金线细细绣出来的花纹。

        “宜君,难得你还记得今天。”她嗓音轻柔优雅,给文昭仪母女两人赐座,并无半分失宠的落魄。

        文昭仪心中暗赞皇后大气,微笑道:“娘娘的千秋华诞,妾怎敢忘记。略备薄礼一份孝敬,娘娘不嫌粗陋就好。”

        一旁的宫女捧着螺钿盘小心奉上,玲珑接过来呈给周皇后。

        盘中托着的是一部碧纸泥金手抄妙法莲华经,书上裹着宝相花纹紫地织金锦书套,华贵庄重。

        周皇后翻开经书,只见其中确是文昭仪的笔迹,知是她亲手所抄,不由感动。

        “如此精美定花了不少工夫。你素来有喘症,不得劳累,何必做这样劳神的事。”

        文昭仪欠身:“这是妾的一点心意,只要娘娘高兴,妾心里就欢喜。”

        周皇后抱着怀里的小公主,轻轻抚了抚女儿额头上还有些绒绒的头毛,缓缓道:“文姐姐,当年我刚进宫时候,你便殷勤对我,每日嘘寒问暖不提,随行伺候劳心劳力也毫无怨色。我那时候年轻不会识人,总以为你是虚情假意,对你没有好颜色,连对大公主,我也不怎么关怀,实在难说是称职的嫡母……”

        文昭仪不能打断皇后说话,只是微微摇头。

        “后来我才知道,阖宫上下,你是最仁厚最值得结交的。如今栖凰宫只剩个空架子,我这个皇后早就有名无实,这时候也只有你还大大方方与我来往,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文昭仪眼眶微湿:“娘娘不必这样灰心,这后宫只有一位中宫,大盛只有一位国母。宫中许多人都念着娘娘的好,只不过她们在这深宫中无依无靠,因此不敢出头。妾有大公主傍身,旁人看在大公主面上,不便来作践妾。”

        周皇后知道,这个“旁人”指的便是郑贵妃。

        两年半过去了,郑贵妃依然是皇帝心尖尖上的人,毫无失宠迹象。皇帝为了补偿她的丧子之痛,还为她造了一座园林。之前大半年皇帝都陪着郑贵妃住在园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