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番外十二(霸王票加更)



如果上辈子是胤禩转世的读者就应该清楚,  这件事别说良妃不知道,胤禩他本人大概率也不知道。

        胤禩在众臣拥立他为太子失败之后,就一直很低调。

        他本人之后做过的唯一一件有关夺嫡的事,  就是夸赞十四阿哥胤祯。

        但后面康熙和雍正遇到的所有大臣们搞出来的涉及夺嫡的糟心事,  全部都打着八阿哥党的名号。然后胤禩就不断被康熙和雍正父子俩揍。

        康熙不知道胤禩之后的倒霉事。但不需要知道,他就能预言胤禩与虎谋皮后定是骑虎难下。

        比如现在良妃传闻这事,也亏这个世界的皇帝康熙可能没有去搜集民间的传闻,  不知道。否则这良妃的时候哀荣,  估计悬了。

        太上皇康熙搜集这个世界方方面面消息,才发现了这个乐子。

        他专门去搜索了皇帝康熙的记忆,  又查看了这个良妃的履历。

        胤禩在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  觉禅氏在康熙三十九年册封为嫔,不久后晋升为妃。

        年长阿哥的生母中,  只有生了残疾儿子的戴佳氏迟迟没有份位。

        正史中,  因为胤祐争气,康熙在胤祐晋封多罗淳郡王的时候,终于将戴佳氏诏封为嫔,  之后也封妃了。

        从册封经历可以看出,良妃的晋升路线很正常。良妃只有胤禩一个孩子,  并无其他子女早夭,也能说明其不是特别受宠。

        康熙真正的宠妃,  待遇是能拿来对比的。

        比如宜妃出自包衣,  其父三官保身为内务府佐领能与从一品将军同坐同行;康熙出巡时多次驾临他家;逝世时状元韩菼为其立碑;皇子们都称呼其为祖辈。

        御史尹泰曾言,  包衣佐领逾越定级的风气自三官保起。

        三官保死时的碑文上还称其为“镶黄旗”。若不是康熙为了给爱妃抬面子,认为镶黄旗包衣也等于镶黄旗,没有特意点名三官保是包衣,那么就是三官保死前被抬旗了,  只是没记载。

        不过宜妃之后的兄弟要么在王府为长吏,要么补内务府包衣缺,要么担任包衣佐领,明显还是包衣。若是抬旗,康熙可能只抬了三官保一人,所以他还算有理性。

        在清朝,抬兄不抬弟,抬父不抬子,挺常见。

        再说康熙的另一个宠妃德妃,其家族女子虽为包衣,却被康熙嫁给勋贵、宗室为正妻。康熙虽对德妃家族不如宜妃,这恩宠也可以一眼看出来。

        而且,这两个女人算上早夭的孩子,子女数量都非常多。

        康熙从来就不是一个把喜爱藏在心底的帝王。

        被民间莫名吹出个宠妃也就罢了,康熙可能还能忍。但说那宠妃国色天香魅惑众生,康熙就不能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