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二更合一





大婚将近,  本应该是快乐的时候。

        但师长的离世,给这幸福蒙上了一层阴影。

        胤禔劝说:“顾先生离世前就遗憾没看到你娶妻生子,  你赶紧完成他的遗愿,之后告诉他,你已经成家立业,了却顾先生一桩心事。”

        胤礽这才振作起来。

        康熙很佩服这群前明遗民,就想给他们身后名,追封个什么官职。

        比如太子的老师顾炎武,  一个太子太师太子太傅不为过吧?

        胤礽赶紧阻止康熙。

        顾炎武等人一辈子以明遗民自居,虽肯教导他,也只是希望华夏以后更好,并不是忘记和背叛前明。

        尊重他们,  就不该追封他们。

        康熙叹气:“好吧,朕给他们立忠良祠如何?”

        胤礽点头:“还是汗阿玛想得周到。”

        张罗顾炎武等人身后扬名的事,认可他们明遗民的操守,落在了顾太监顾问行身上。

        顾问行身为前明太监,康熙知道,  他心中一直对前朝旧事难以忘怀。

        这并不是顾问行不忠于康熙,也不是不忠于大清,  只是那段时间的经历,总会给顾问行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顾问行曾经向康熙请求过,  待他年老之后,可不可以为当年闯王入京时蒙难的前明贤良立忠良祠。

        康熙那时候就已经准许了。

        胤礽知道,  第一世中顾问行被康熙特准出宫养老,  返乡探亲。从康熙三十八年到康熙四十年这期间,  他在密云等处为前朝忠良修建了忠良祠,  还在寺庙中捐钱为前朝忠良祈福。

        现在顾问行可能会提前养老,  但这并不是康熙不信任他,而是更爱护他。

        第一世康熙几次亲征噶尔丹,内宫中大小诸事都由顾问行处理。

        史料中有留存康熙那段时间的书信,外事问监国的太子,内宫之事却不是妃嫔和太后处理,而是交由顾问行。

        胤礽第一世在监国期间也和顾问行交流良多,收获良多。

        直到三征噶尔丹结束,顾问行才拖着垂老的残躯,辞去总管太监一职,得以休息。

        即使是康熙的心腹赵昌,也只是顾问行的副手而已。

        至于后世各种清朝小说影视剧中出镜次数最多的梁九功,便是在康熙三十八年后,即顾问行辞去总管太监职务后,才有被重用的记载,成为康熙新的心腹。

        而魏珠,则是在康熙三十一年才进宫,于康熙四十九年后,即梁九功获罪后才发迹成为康熙身边的红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