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二更合一-第2/8页





        胤禔的封国就在藩属内,所以大清国内最迂腐的人都没有反对。

        而东瀛从宋朝起,就在藩属模糊地带。

        首先,东瀛在每个朝代强盛时,是会派使臣进贡称臣的。

        然后,东瀛又用在宋的时候说自己忠于唐,在元的时候说自己只忠于宋,在元时说宋亡之后就不认中原王朝,在明朝的时候成了大元忠臣,到了清朝时又怀念明朝的借口,官方支持倭寇不断犯边,并且蚕食中原王朝的藩属领地。

        从宋时倭寇犯边开始,东瀛总是在中原王朝强盛时派使臣示好,中原王朝稍稍衰弱立刻变成“前朝忠臣”中来回横跳。

        因东瀛与中原王朝隔海相望,中原王朝要直接揍上东瀛本土很麻烦,东瀛目前也没能耐威胁中原王朝的统治。所以这跳梁小丑就一直左右横跳恶心人,中原王朝除了清剿倭寇之外基本都无视他们。

        现在大清正是强盛的时候,东瀛一琢磨,又让使臣带着钱记财来进贡了。

        胤祺管着理藩院。接待难得来一次的东瀛使臣,胤祺对此非常重视,生怕弄砸。

        兄弟有难题,胤祉和胤祺正好闲来无事,就一同去见东瀛使臣,说要帮胤祺撑着。

        一群小阿哥很好奇东瀛人长什么样,也偷偷跑去围观。

        当然,对外他们都是称只有胤祺接待东瀛使臣,其他人都扮做了其他形象。

        一个进贡的小国而已,一大堆阿哥们围上去,也太给他们脸了。

        胤祺是从内而外最和蔼可亲的阿哥——比胤祺更和蔼可亲的就只有小胤禩了,但小胤禩和蔼可亲的背后都揣着自己的黑历史小本本,随时准备记录。

        但和东瀛使臣聊了一会儿之后,连脾气好如胤祺脸都黑了。

        听听东瀛使臣提的什么要求。

        第一,他们的国王不需要大清来册封。

        好嘛。反正你们东瀛离得远,不册封就不册封,问题不大。

        第二,大清来东瀛贸易的船只贸易限额近一步缩紧,从每年贸易额不得超过白银六千贯,变成不超过三十艘船。

        胤祺火气开始噌噌噌往上冒。无论大小船只三十艘船?你还不如说以后禁止大清与东瀛贸易呢!

        你们来向我们进贡,还限制我们的贸易?你究竟是来示好的还是来挑衅的?!

        当东瀛使臣提出第三点要求的时候,胤祺把刀抽了出来。

        东瀛使臣说,大清的藩属琉球王国也是东瀛的藩属,但琉球王国只接受大清册封,只使用大清的年号,他们非常不满。

        但他们也很尊敬大清,所以就退一步,以后琉球王国国王要同时接受大清和东瀛的册封,同时使用大清和东瀛双年号。现在,他们来通知大清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