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三更(18w营养液加更)



康熙刚派人和柬埔寨、安南谈港口和驻兵的事,  又得知消息,他儿子把马六甲海峡控制住了。

        他儿子说,原本的旧港、现在的巨港,  与新加坡都很适合驻兵,  可以都要,  遥相呼应。

        新加坡是深水港,比原本的马六甲城更适合成为海军驻地和贸易集散中心,  而且华人众多,很好控制。

        他儿子还说,这个地方宗教斗争比较严峻,  所以他把康熙的雕像树了起来,让他们改拜康熙,  封康熙为大清当代财神和海神,保佑船只顺利航行和贸易。

        这个“封”当然是打引号,  胤礽实际上说的是“尊”。

        康熙看着儿子的家书,脸上浮现出迷茫的微笑。

        啊,不愧是龙行于海,才能翻云覆雨。

        看看我的儿子,就领着一众使臣,  已经把南洋都平定了啊。

        哦,他不仅把南洋平定,  还把他老子变成了神灵,树了个神像在港口遭受风吹雨打。

        康熙知道台湾和两广、福建有个妈祖神。现在他康熙就是新一代妈祖?

        好,真好啊……

        康熙深呼吸了好几下,才压住心头翻滚的情绪。

        康熙放下家书,  手肘放在桌子上,  双手手指交叉握住,  抵住额头。

        他的儿子,怎么就这么有能耐呢?

        大儿子假装鲁莽,一刀把荷兰总督砍了,兵不血刃夺得马六甲海峡;二儿子很快就获得了当地人的爱戴,还要偷偷印小册子宣传什么辩证唯物主义,去撩拨天主教的胡须。

        康熙疑惑,天主教做了什么坏事吗?为什么惹儿子生气了?

        康熙本来没怎么在意天主教,只把其当做一个普通宗教,爱传教就传教,只要不造反就行。

        康熙本想叫传教士来问问,但又想着,天主教做了傻事,传教士估计不会说。

        于是他就找来了大臣询问。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没怎么关注天主教,他们只好去找京中信教的人问。

        这问来问去,还真问出了大问题。

        原来清顺治二年,梵蒂冈的教皇前颁布了不准信徒祭孔祭祖祭奠华夏神灵的禁令;顺治十三年,教皇又同意大清信徒祭祖祭孔。

        可到了康熙十五年,多明我会士闵明我出版《中国历史、政治、伦理和宗教概观》,抨击大清耶稣会同意大清教徒祭祖祭孔,让罗马教廷惩罚大清耶稣会,令派他人传教。

        虽然大清耶稣会还是坚持入乡随俗,但罗马教廷已经对大清很不满。

        特别是法国教会,因为法国皇帝路易十四是虔诚且疯狂的天主教徒,所以法国教会特别保守且顽固,一直想来大清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