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一更二更-第5/7页





        康熙和胤礽达成无言的默契,胤礽每日工作量增加了许多,胤禔看着就不高兴了。

        他当然不是嫉妒胤礽。他记得自家太子弟弟经常因为劳心劳力生病,汗阿玛那所谓“这次劳心劳力晕倒,下次就可以多劳心劳力一会儿”的法子,简直和以毒攻毒差不多了。

        即使有御医们每日给胤礽诊断平安脉,保证胤礽的身体健康,胤禔仍旧认为这样不好。

        身体不好就该歇着,哪有身体不好就要多累一累的说法?

        可胤禔心里着急,也没办法改变康熙的意见。他只能闷头读书习武,希望能早日分担太子弟弟的工作。

        康熙见大儿子也开始努力了,就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教,希望能抹平大儿子的棱角,让大儿子变成熟些,别老气他可怜的汗阿玛。

        康熙没有多想,其他大臣们就开始多想了。

        即使这些大臣也知道康熙没有多想,但谁都知道,在处理继承人问题上,最怕的就是“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就代表非继承人和继承人被摆在了同一个地位。那么原本的继承人还有意义吗?

        康熙虽然最宠爱太子,但他对大阿哥也一视同仁了,那么底下的人就难免心思活络。

        宗亲逼宫反而让自己被抄家之事,让宗亲们看到了康熙如今地位的稳固和性格的强势。君强臣弱,有野心的臣子都不喜欢这样的君王。同样,康熙亲手选出、养出的太子越优秀,他们也越不喜欢。

        太子占着“嫡”,大阿哥不也占着一个“长”字吗?如果他们支持大阿哥,让大阿哥和太子在朝中争夺起来,说不定能让皇帝两个年长厉害的皇子都废掉,然后他们就可以再扶持一个软弱的皇子。

        康熙借着逼宫几乎把宗室打废,但正因为差点把他们打废,他们才跳得更厉害。

        满洲勋贵中也有把对康熙改变满洲习俗、力捧汉臣的恶感转移到太子身上的人。他们和狗急跳墙的宗亲一拍即合。

        甚至汉臣中也有附庸他们的人。

        有脑子的汉臣虽然都知道太子继位,大清的大环境对汉臣、对汉人更好。但不是人人都有远见,甚至就算有人明知道这件事,也想为了私利谋求一个从龙之功。

        若是汉人们都清醒,大清哪有机会入关?

        于是一场康熙父子情深、大阿哥兄弟情深的行为,居然让刚刚平静下来的朝堂再次暗潮涌动。在在大阿哥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已经成为反对太子的旗帜,旗帜下集结了许多势力。

        纳兰明珠作为首批“大阿哥党羽”,自然受到了邀请。

        他犹豫之后,选择了明哲保身,两不相帮。

        “我已经被皇上斥责过,若我加入你们,会让你们太过显眼,暴露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明珠舌绽莲花,“我不如假装成为皇帝的纯臣,甚至站在太子这边,到时候倒戈给太子致命一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