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谢蝉画了几张画稿,  让掌柜和绣娘们看哪一幅更合适。

        她仿的是前朝宫廷画师祝昌之的画作,祝昌之的画富丽浓艳,又兼顾写生雅致,  他曾在一个个露水还未干的清晨蹲坐于庭前,  观察花苞缓缓绽开的姿态,当场泼墨作画,他的花鸟尤其传神,  画作风靡于宫廷。

        掌柜啧啧道:“品格高雅!富贵又喜气,哪一张都好看。”

        绣娘们也都称赞:“好看!”

        画得漂亮其实不难,  难的是富丽堂皇、贵气天成,还不能流于俗气,这需要作画者有很高的画艺修养。

        众人品评一番,最后选定一张牡丹凤鸟的。

        谢蝉把所有绣娘叫来,细细为她们讲解笔法,对底稿了解透彻、能够领悟底稿的笔法,织出来的锦才更有原画的韵味。

        绣娘开始动手织锦,这两天她们用小梭练手,  发现小梭更灵活,  技艺扎实的几个已经能用得很熟练。

        织机嘎吱嘎吱响,丝锦一寸一寸成形。

        绣娘全神贯注,  谢蝉教她们的技法说起来简单,但是织起来繁琐,  通经断纬,  千丝万缕,织叶子的时候用一种丝线的小梭,  织鸟羽的时候用另一种丝线,  织花瓣时再换一种丝线,  梭子不停地来回穿梭,一丁点都错不得,需要精湛的技巧、细心和耐心。

        她们频频换梭子,拿指甲上的拨子拨紧丝线,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密密麻麻的丝线。

        虽然很累,但是没有一个人偷懒,九娘教她们的技法如此精妙,学会了,以后一辈子都能靠这技法养活一家人,她们狂喜还来不及,怎么会嫌累?

        谢蝉在不同织机间来回走动,看绣娘们织锦,指出她们的错误,帮她们调整拨子,她这几年经常画些东西,能画底稿,但是动手织、绣就不能了,手早就生了,不过指点绣娘是够的。

        绣娘原先看她年纪不大,以为她是闹着玩的,后来看了她的画稿,对她心服口服,学了新技法后,一个个嚷着要认她做老师,又见她天天过来看进度,很多事亲力亲为,更是佩服。

        锦织好以后,修剪线头,绣娘们看着成品,都激动地说好。

        谢六爷把帔子送去吕家。

        他看过帔子,心知江州再找不到比这更好的绣品,留了个心眼,打听到吕夫人要宴请江州各府女眷,特意选在这天把帔子送进府。

        吕夫人随意扫一眼帔子,顿觉眼前一亮。

        她惊讶地起身,捧着帔子细看,又走到门口对着日光抖一抖帔子,帔子几色变幻,远看,丝锦上仿佛蒙了一层潋滟的光影,云霞浮动,近看,锦上的花瓣、鸟羽、秀枝、远山,无不栩栩如生,日光下一照,更是色彩斑斓,绚烂夺目。

        吕夫人可以想象,这样的帔子要是披在女儿吕贞娘身上,该是何等的光辉璀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