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藤筐
又是一个风轻云淡的早上,杨旻来到部落前面的藤蔓前。
经过杨旻的观察,这几日采集队回来那些野菜都是抱回来的,野果也是用兽皮或者树叶包裹着抱回来的。
兽皮本来就是要留着过冬的,本来就不是很多,用久了皮子也磨坏了,树叶不够大也装不了多少东西。
杨旻想到编筐子,用细竹子编筐子结实耐用。
可是看部落周围也没看到竹子,他想到农村家门口有那种黄荆条,用那个编筐子也很好用,那个也没有找到。
杨旻只能退而求其次再找找看看有合适的藤条也行。
一路挑挑拣拣选了一些看着结实的藤蔓从根部折了几下还是没断,拿着有些尖利的小石片使劲割。
孩子的力气本来就不大,藤蔓还比较长,忙忙碌碌半天终于割了二十多条藤蔓去掉上面的绿叶,拖到部落洞口前面大树边。
杨旻按着记忆拿出一根一根横竖藤条交织编织着。
又拿了一根接着一根叠加按“井”字格编织,用一根大拇指粗细比较直木棍按挤一下。
按着记忆里看着的篮筐来编织,总算有点篮筐的模样。
搞了一个下午,经过反复推敲,杨旻终于把筐子收口,一个简易的筐子做好了。
虽然这个筐子看起来简陋,很丑,但确实完成了。
部落的孩子都没见过这个东西,团团围着杨旻手中的筐子,发出惊异的叫声。
这里聚集的人群引起大人们的注意,不一会部落人都过来看稀奇。
这个时候巫听到动静也走出来看着杨旻手中的筐子,杨旻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
杨旻趁机给巫介绍起来:“巫,这是藤筐,藤条编织的,你看看这个筐子装野菜是不是很合适,还可以背起来。丰季果实成熟的时候采集队采摘的野果放里面是不是比树叶多,也可以放很多野菜。装的多了我们寒季的时候吃的食物也会多一些。而且这个筐子也容易编,只要有足够的藤蔓,我们部落不能出去的老人,残疾人,孕妇和孩子都能帮忙编织。”
确实,采集队每次采集食物的地点也不近每次出去带的食物因为不好带,只能尽可能拿多。
这样下去,积累食物不会容易,如果有这个藤筐那每个人会多带一些食物。
巫拿过筐子左右打量,这个筐子确实很实用。
他满意对杨旻说:“阿旻,明天让他们多砍些藤蔓,你教教他们做几个筐子。”
杨旻听到巫的话心里特别高兴,自己成功的走出了原始社会的第一步。
傍晚,外出的族人又陆陆续续的回部落了,杨旻赶紧把自己编制的藤筐拿出来去装采集队带回来的野菜,又狠狠秀了一把存在感。
大家左瞅右看稀罕得很,特别采集队的一个个围着杨旻让杨旻明天教她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