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石渠阁会议,气运极限境-第2/2页
固天降命不查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乌乎!凡所为屑屑,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又将无补与.......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然何行而可以彰人族之洪业,上参天地,下配万民乎?
朕虽为人族皇帝又查遍群书、阅尽史册却终不得而知,至于今日逢世间变迁之盛世、万民求易之特时,方得人族圣父支持得以请人族及亲和人族的大能大贤大智大慧之人为吾参之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为人族明未来之路、定后世之制。于此,朕请诸位以人族兴盛为计,皆不吝智慧,全思于此!”
汉景帝之言既出,本就集中于此处的人道意志当即应召如此机缘显化化为一只弥天之眼镶于石渠阁结界之上一边吞吐着众人的智慧之火一边鉴证着众人之言是否能‘为人族明未来之路、定后世之制’。
既然汉景帝刘启要求首先探讨人族制度之事,这石渠阁会议自然是先以文道修士为主。
最先出列的便是得了李道虚指点及天地大势推动而成就儒道宗师境圆满的董仲舒,不过此世的董仲舒出身于儒家荀子一脉,乃是截教世俗势力的文道之首。
其虽然依旧如前世一般提出了‘大一统思想’,但根本却是立足于李道虚‘王朝皆为儒皮法骨、墨血道髓、兵爪农心,阴阳作眼,纵横为脑,行王霸道交杂之举’的‘道有同向,术各专精’。8)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