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亲自出马



  对于1983年三岔口“7.13”悬案,冀东省公安厅刑侦部门一直在放长线钓大鱼。

  根据警方追踪情况,1982年次列车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线索居然和王野猪有关。

  王野猪虽然死于“7.13”强奸凶杀案发现场。但是,嫌疑人张泼皮逃之夭夭,受害人也是报案人王大红人间蒸发。故而,追踪侦破工作一直没有中断。

  刀棱山派出所上报的线索,与省厅掌握的线索重合,令刑侦处的干警们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从掌握的张泼皮体貌特征、身高情况、行走姿态,和在刀棱山流浪四五年的“疯子”进行对比,有两项吻合,只是长相差别较大。

  看来张泼皮不傻,觉得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

  所以他躲藏在冀东省刀棱山矿区。

  那么,这个“疯子的容貌虽然和张泼皮千差万别,但是他怎么知道刘杏儿曾经被人欺负过?再者,一个“疯子”怎么会有意保护刘杏儿的双胞胎?这些扑朔迷离的问题,令专案组疑惑不解。为此,张副处长决定亲自去一趟刀棱山,见识一下那个好心的“疯子”。

  出发前,张副长调来“7.13”案件卷宗仔细推敲,并研究了相关人物的照片。

  刀棱山这个地方冬暖夏凉,如果不是办案,来这里避暑的确不错。

  张副处长以入户走访为名,在派出所民警小王的陪同下来到刘杏儿家。

  虽然距离“7.13”案发已经快9年了,刘杏儿的容貌居然和王大红一模一样。

  岁月的沧桑虽然令刘杏儿有所变化,她年轻时的影子依然没有褪去。

  张处长不露声色,和她拉家常,“刘杏儿,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你生双胞胎,证明你是个很有福气的人。我有个战友,家在三岔口,他也是双胞胎。”

  “警察同志,谢谢您。实不相瞒,我虽然有双胞胎,可是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家在在哪里?幸亏遇到好心人刘山收留我。产下双胞胎后,他起早贪黑挣钱,我们母子才衣食无忧。”

  刘杏儿对张副处长有意提起的三岔口没什么发应,“嗯嗯,天下还是好人多嘛。孩子快放学了?”

  “快了。要是不嫌弃,两位在我家吃饭。”

  张处长心里一动,“十几年前,我和战友李卫国去过一次三岔口,在王家饭馆吃过饭。虽然王大红那天没露面,老王头的醋溜白菜、爆炒腰花味道别具一格。”

  “警察同志,我的醋溜白菜,爆炒腰花那可是一绝。不信今天尝尝。只是没有猪腰子。你们坐一会儿,我去买。”

  小王很机灵,“嫂子,我年轻退快,我去买猪腰子。你和我师父聊天。”张处长对小王的表现非常满意,“这个警察聪明过人,不但隐瞒了我的身份,还知道怎么办事儿。”

  “哎,那怎么行,猪腰子不值几个钱。我家刘三也爱吃。我去买。”

  …

  “不不,刘杏儿我们是入户走访,绝对不能白吃群众家的饭。就让小王去买,我们才能吃你家的饭。”

  “那也行。我去准备米饭。咱们分头行动。您就坐着喝水。”

  “嗯嗯,这样好、这样好!”张处长高兴地说。

  刘三的家是个三间房子的小四合院儿,厨房在大门东侧,结构紧凑。

  每间房被刘杏儿收拾的一尘不染,处处流露着家庭的温馨。

  院子里,几盆花卉开的正艳,一窝雏燕在房梁上叽叽喳喳,令这个普通人家愈发地生机盎然。

  东东和西西回来了。

  兄弟两跨进家门,看见一位警察在客厅里喝水,心里一惊,“我的妈呀,我们打架的事儿被警察知道了吗?警察是来不抓我们的吗?”

  兄弟两准备扭头就跑,伙房里处传来妈妈的嘱咐:“东东、西西,警察叔叔来我家入户走访。不是找你们两个算账的,赶快给警察叔叔打招呼!”

  兄弟两耳闻妈妈的话语,如释重负,重新走进客厅,异口同声,“警察叔叔好!”

  “嗯嗯,我知道你们两个的名字。皮肤白一点的叫东东,瘦一点儿的叫西西。没错吧?”

  “警察叔叔,您能掐会算吗?”

  “我没有掐会算的本事。我们走访入户就得先了解家家户户的情况嘛。”“哎,我们以为打架的事儿被你们掌握了,吓死我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