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下里巴人的命脉-第2/2页



  韩通耳闻爷爷奶奶的话语,内心极不平静。

  这一夜韩通失眠了,耳闻爷爷奶奶轻微的鼾声,他终于悟出:“这就是中国农民的高尚品德,就是他们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只有贴近他们的心灵,方能体会到这种与生俱来,不为人知的伟大。

  我太幸运了,我能成为韩家的子孙,的确是上天对我的眷顾啊!”

  腊月二十八晚上,韩通亲手点亮四盏大红灯笼,跟随爷爷奶奶、大伯、大婶儿去祭祖。

  山坡上到处是红彤彤的灯笼,家家户户都去祭祖,仿佛人间的光亮都集中子上了杰村,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肃穆荡漾在祖国的一隅。

  走进韩家祖坟,韩通规规矩矩把四盏灯笼插在坟墓的四个角,听爷爷发话。

  大伯跪在地上,燃起一堆大火,爷爷点燃三株香插在坟墓前。

  一家人把吃喝散进火堆里,点燃纸钱,个个肃穆有加。

  爷爷开始念道:“祖宗在上,受韩顺山三拜九叩。孙儿韩通大老远回来,替父母墓上坟。请收下孩子亲手制作的纸钱,你们花个分光,也要保佑韩通平平安安!”

  韩通默念:“妈妈,我来祭奠祖先,爷爷奶奶让我给您也准备了祭品,一并点燃,祝妈妈在天堂快乐!”

  …

  最后一个仪式是全体叩首,拜别。

  爷爷呼唤:“后人叩拜先祖,不忘勤俭持家,做人清清白白,韩家吉祥如意!”

  随后的几天,韩通随爷爷奶奶走亲访友,又了解和掌握了不上风俗习惯。

  什么是文化传承?难道就是一脉相承的古老习俗吗?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就在不忘先辈的纪念活动中。

  文化并非全是高大上的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的生命命脉。

  一个民族,若只顾追求庙堂之高的时尚文化,民族的凝聚力必然残缺不全。

  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续不大断的文明历史,就在每个犄角旮旯里繁衍生息。

  普通百姓若不认同与继承传统,中华文明或许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少不了下里巴人的秉持之举。

  正月十六,韩通恋恋不舍,告别爷爷奶奶等,返回冀东,依然陶醉在和麦香、麦苗讨论中华文明的氛围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