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五十八章善妒偷人的锅我不背(五)-第2/4页
这些年的确是欠了杨幼微的,但现在银钱上还清了,李父李母觉得自己在杨家面前又可以问心无愧的大声说话了。于是当他们找上门还银的时候,并没有半点窘迫,甚至看着傅夏南都有点高高在上的意味。
傅夏南冷眼看着他们得意,长随会一直留在这里帮助李家当然是因为京里有吩咐,可是李家人各种上不得台面的做态也会被如实报上去。心狠手辣处世果决在某些时候是优点,但自私自利毫无感恩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重大缺陷。
故事中李家人一直都没有跟着李仲文上过京,焉知不是因为右侍郎嫌弃这样一家上不得台面的亲戚所致?
傅夏南行医好几世,但若要说赚钱,开医馆真不是什么好选择,毕竟以傅夏南的作风,医馆不亏钱就是万幸,这个世界并没有江湖,所以即使跟上辈子一样开了丹阁也无用。况且杨幼微一个妇人,如果钱财来源不明本身就要让人说嘴。于是傅夏南想了想,决定另想一个法子赚钱。
最赚钱的生意通常都是女人的生意,问题是珠宝首饰胭脂水粉……他都不会。
最后想来想去,他从自己广大的记忆里头,扒拉出了一个勉强可用的东西。就是织布机。
织布机他是知道原理的,但想要改装没有那么容易,只能先从织布开始,把织布机的构造先搞懂,等弄懂了以后,再按照后世的原理慢慢改良。于是他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弄了织布机开始织布。
至于那间被清理过的铺子,他直接从杨老爷那里借了人手,货物也从杨家进,杨老爷当做是疼爱女儿,进价多少给多少,半点没赚女儿的钱,反正不过一间铺子,又能损失多少?
傅夏南就靠这间铺子先稳定了收入,然后开始慢慢的研究织布。
傅夏南消停了,李家人却没有,他们等着儿子迎娶大官家的姑娘,自己过上好日子呢。一家人都在盼着李仲文的婚事解决了,一家人会被接到京城过好日子。
可是他们左盼右盼,只盼到李仲文的信,里面说侍郎给了他一间小院让他成亲,院子布置很好,但前后两进,实在不方便让一大家子人进驻,而且侍郎大人也说了希望他们继续留在家乡,如果他们硬要上京,这门婚事要黄。
李家人像是兜头被浇了一盆凉水。这是什么意思?仲文在京城过好日子,不带他们了?
“这……仲文要成亲,难道不用父母出面?”李父疑惑的看着李母,然后两人一起看着带信的吓人。
带信的人是侍郎身边的方管事,他慢条斯理的说:“大人的意思,是让李公子入赘。只是李公子即将要上任,入赘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大人家里子嗣众多,也不需要入赘来添丁。于是,大人想了一个折衷的法子……”
李母本来听到“入赘”就下意识的要反驳,结果袖子让李父一拉,一句话噎在嘴里没吐出去,才没打断方管事说话。
只见方管事说:“大人出宅子跟银子,李公子什么都不用担心,只要等着迎娶美娇娘就行,日后官场上,大人自然也不会亏待女婿。只是我们家姑娘从小养得娇,不擅长人情往来,况且照道理说,奉养老人也是长子的责任,对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