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通过-第2/4页
当然,也索性,长老会从始至终都没有包含三家书院的成员。
否则,光是明面上,宗盟恐会因此出现分崩离析的状况。
对于经历过群山之外战斗,并亲自踏入过群山的一众元婴来讲。
书院的实力还是相当重要的。
否则,光是那三群结阵为行的海妖,就不是他们这些广元宗外的任一宗门可以应付的。
更别提那头沐浴雷霆的幽魂冥兽。
此刻,悦远为能第一时间获知真相,连忙追问‘李玉书’,“你可看到许俊良之外还有其他人。”
姜恒神色未变,“如实”回复,“有一位持剑人。”
“具体修为,弟子不得而知。”
“在他们出现后,林中突然起雾,弟子只觉脚下踏空,身子不由自主地陷入一个地穴。”
“再往后的事情,弟子便不清楚了。”
“地穴之中灵气汇聚,弟子一时贪婪,很快就沉浸修行中,将其他师兄弟的死活抛之脑后。”
姜恒的剧本,可谓侧面展露了李玉书真实的一面。
诸如高明这等真君,寻日里自是不会过问太多门内弟子之事。
但外事堂内的紫府长老,可不闲。
比方说黄常。
他要定期观测内外门弟子动向,弄清弟子们暗中组建的小团体,以及相互之间的利益纠纷和仇视关系。
简要把有关内容整理之后,黄常等外事长老,就会将这些呈报给峰主高明。
大多内外门弟子都不知道的是。
这些东西,很大程度影响他们拜入诸峰成为某一真君长老或是真人长老亲传弟子的几率。
外门升入内门有时也与这相关。
稍微懂行的内门弟子,都不会轻易惹是生非。
还会提前和外事长老打好关系,为前程铺路。
这也体现了广元宗的特色之一。
兼具包容性与原则性。
所以,姜恒的答复极好地体现了危难关头‘李玉书’表露的人性。
而这非常符合黄常对李玉书记录在案的性格描述。
尤其是诸如“斥责葛云”、“陷入妙地后的反应”,可谓点睛之笔。
至此,悦远的问话也逐渐步入尾声。
最后,悦远检查了一遍‘李玉书’的储物袋,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遇特殊状况,久未归山者,在外事堂与正刑殿双方长老问心见证下,确认无异后,便能恢复正常修行。
不多时,问心符光耀消散,姜恒“恢复正常”。
“师弟,事关重大,我这便回峰向元良师伯禀报此次结果。”悦远面朝高明交待一句,扬手从殿内顶梁吸走一块灵影石。
姜恒知道,刚才的一切过程都被录刻在了石头之上。
这是正刑殿问心过程的重要环节。
记录影像的灵影石会被悦远带回星华峰归档。
谷佅 同时,这也省去了之后多次询问弟子等麻烦。
“往后在外,没有实力,别想那么多心思。”
悦远临行前,瞪着姜恒,训诫道,“你与葛云等人无视弱势弟子,实属大忌,且之后于蟾妖处无功显露,本该入刑殿领罚。
但念你晋升筑基,只扣去你前两年的月饷,可有异议?”
“弟子跪谢悦远长老大恩!”
姜恒此刻给人感觉,似藏着喜色。
这也难怪。
按广元宗的门规。
李玉书等人若是舍下吴青青等人之后,成功集结大部队,在历练中取得大胜倒也罢。
宗内也不会太过指责。
可事实摆在眼前,要不是多次有人出手相救,葛云一伙和那些被遗弃的弟子早就死伤殆尽了。
这等情况,悦远没有重罚已是不错。
‘李玉书’行礼,悦远并未多看,与高明示意一番后便先行离去。
“黄常。”
“在。”
“待会儿带他去领身新衣裳。”
“是。”
高明真君交待几句,朝着下方挥了挥手。
既然弄清楚原委,他便没必要在这小辈身上花费工夫。
“弟子跪谢高明峰主大恩!”
姜恒在这耍了个心眼,无异于将高明地位抬显至悦远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