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造化【4000】-第2/3页
处刑台上的气氛忽然变得剑拔弩张了起来,只听圣人忽然借着浩然正气淡淡的笑了一声,随后开口说道:
“天武侯无需紧张,我此次现身,并非是要扰乱刑场,不过是有个请求罢了。
初代儒圣曾经说过,人无完人,只要是人,那么就都会犯错,可知错能改,则是善莫大焉。
既然慎远已经知晓了自身的过错,那自然也应该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
圣人出言之时,整个刑场不停的有清风拂过人们的身子,众人心中全都逐渐的平和了下来,戾气渐消,静静的听着圣人的教诲。
天武侯身为八品武夫,自是不受影响,只见他缓缓摇了摇头,随后开口拒绝道:
“常慎远犯下的是通敌叛国之罪,按照大秦律,罪应当斩,死不足惜。
圣人适才所说自是至理箴言,但是常慎远既然身在大秦,那就要恪守大秦律。
王侯太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
大秦律不会因为犯错之人的身份就随意更改,哪怕他是清风书院的大儒。
恕本侯不能答应圣人了。”
天武侯现在的自称换成了本侯,显然是代表着大秦的态度。
他先前就说过了,常慎远今日,必死无疑!
处刑台下的秦陌,看着强硬无比的天武侯,不禁升起了一抹敬佩之意。
但同样的,他的心中也泛起了一丝的疑惑,天武侯到底是哪里来的底气?
又或者是,大秦王朝到底是哪里来的底气?
难道说...大秦拥有着可以杀死九品大修行者的手段?
秦陌心头立时一震,若是如此的话......
就在他心中暗自猜测之时,悬浮在空中的浩然正气再一次传出了声音。
“大秦律我是知晓的,慎远虽犯下过错,依大秦律,理应处死,但是处以凌迟之刑,却是不妥。”
“那不知圣人具体是何意?”天武侯有些不解,疑惑问道。
圣人正要开口说话,却不想常慎远忽然跪倒在地,大声道:
“圣人,此事全因弟子所起,弟子既犯了错,便是给书院蒙了羞,已再无颜面苟活于世了,弟子甘愿一死。”
此话一出,刑场顿时陷入了一阵寂静。
良久之后,浩然正气里忽然传出了重重的叹息声。
“唉,既如此,那便依你吧。”
“弟子,谢过圣人成全,谢过书院这么多年来对弟子的栽培。”常慎远顿时热泪盈眶的说道。
站在他身侧的大儒们瞧见如此,眼中俱是流露出了一抹悲伤之意。
随后,只听圣人对天武侯道:
“慎远既然做出了如此选择,那我便以一场造化,来换取他于我清风书院了断此生吧,天武侯以为如何?”
听闻此言,天武侯顿时皱起了眉头,心底念头飞速变幻,他缓缓开口道:
“如此...容本侯考虑考虑。”
圣人说的是对的,如果真的按照大秦律,常慎远的确罪不到凌迟处死的地步。
但是他当时和秦王定下凌迟之刑,本意是要借此杀鸡儆猴,准确的说,是为了进一步的削弱清风书院对大秦的影响力。
可这一切的前提,全都是要在圣人未曾出现的情况之下。
因为圣人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他们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白费了。
清风书院在大秦的地位,想必会更胜往昔,对大秦的影响力也不言而喻。
然而事态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今日是必须用大秦的刀来斩杀了常慎远,方才能够尽可能的维护住大秦的尊严。
可现在圣人已经如此说了,甚至甘愿以一场造化作为补偿,已经是给足了大秦面子,损失了自己的面皮。
要知道,圣人拿出手的造化,那必然不是一般的寻常东西。
他要是再不知好歹,今日之事的走向还犹未可知,可是这些东西哪里是他能做的了主的。
一切还是都要看秦王的意思。
他适才所说要考虑一番,其实并不是自己难以抉择,而是在等秦王那边的消息。
天武侯知道,秦王现在一定正站在甘霖殿的大殿门前,俯视着整个绍京城,注视着此地之事。
而圣人见天武侯久不说话,倒是也不曾催促,他知道天武侯此时在等什么。
圣人都没说话,其他人自是不敢多言。
俄顷。
从皇宫的方向突然传来了一个威严肃穆的宏大声音。
“准。”
只是淡淡的一个字,天武侯的精神立马一振,当即躬身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