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调理-第2/3页
    
    顿了顿,刘禅说道:“朕乃是忧相父于军中调理,难以痊愈。届时病情反反复复,恐是不利于国事,亦是不利于身体安康,故才望相父回宛城治病,一劳永逸。”
    诸葛亮微微颔首,也颇是认同刘禅的话。毕竟如今汉魏两军在淯水对峙,并无进展,自己回宛城治病也不无不可,只是……
    “今当曹叡大军在前,臣若回宛城治病,恐无人能统大军。”诸葛亮面露担忧,说道。
    刘禅思量了很久,沉声说道:“相父若能信过朕,朕可统率大军,以王平、邓艾二人为辅,待相父病愈回军,以破逆魏大军。”
    诸葛亮掂量一会,看着刘禅说道:“臣岂能不敢信服陛下?今有陛下之言,臣当安心回宛城调理。”
    见诸葛亮一口应下,刘禅反而不敢相信,问道:“相父并无其他叮嘱?”
    刘禅此问倒不是不自信,而是不敢相信诸葛亮能够如此放心地将大军交给自己。毕竟自己虽统兵征讨过川西羌、戈蛮人,也打过潼关、武关,除了打蛮夷获胜,潼关、武关都为羊兵,没有什么说服力。
    诸葛亮不由笑了,说道:“陛下既敢统军,又为何有此问。陛下统兵虽少,但臣亦可知陛下胸略。陛下对天下局势、地理了解颇深,治兵严谨。其间布防若有缺漏,子均、士载、绍先(霍弋)可建而补之。军务而言,威公(杨仪)、承明(潘浚)、安国(关兴)亦能理之。军中不过缺统兵,能安军中大将、文武之主,岂不正是陛下也!”
    刘禅也笑了,历史上,邓艾千里灭蜀,王平退十万兵,霍弋总督南中。潘浚、杨仪、关兴此皆诸葛亮看重,各个皆是名流青史之人。自己这种牌都能输,而且还是防守局,自己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还当什么开国之君。
    诸葛亮见刘禅嘴角含笑,好奇问道:“陛下何故发笑?”
    刘禅回神,含湖说道:“朕在思朱允炆、朱祁镇二人。”
    “朱允炆、朱祁镇此二人为何人也?”
    刘禅打着哈哈,遮掩而过,说道:“相父听错了,朕在思袁绍、曹操二人。”
    诸葛亮望着辞别的刘禅背影,总感觉自己没听错,莫非自己是真老了,连耳朵都不好使?
    看望完诸葛亮之后,出了营帐,刘禅摸着光滑的下颌,除了自己之外,自己和叫门天子的班底好像就差了一个王振。
    张辅、朱勇可称名将,曹鼐、邝埜可为良吏。朱祁镇、王振当为豚犬也。
    “陛下,关中军报!”费祎快步而来,说道。
    “咳~”
    刘禅手扶长剑,神情平静,问道:“关中战况如何?文伟。”
    费祎将巾帛奉上,说道:“启禀陛下,姜维不敌郭淮,与西河太守王嗣退守衙县。黄公败于满宠,弃王城,退守临晋,以御魏军。潼关夏侯霸所部攻华阴不克后,不知所踪,柳隐已命戒备华阴,防止夏侯霸复击。”
    刘禅微微蹙眉,说道:“除此之外,黄公可还有其他所言?”
    费祎摇了摇头,说道:“黄公说关中局势还在掌握之中,望陛下、上丞相勿忧,当以取南阳为上。”
    刘禅眉目舒展看来,说道:“既然如此,无需忧虑。黄公治兵多年,对魏有方,今时不敌而已,能守即可。姜维兵少,少熟河西地形,被郭淮所败亦是正常。王城残缺,难以固守,弃之亦是正常。”
    说着,刘禅思量了夏侯霸所部动向,吩咐说道:“柳隐稳重,华阴无事。夏侯霸所部消失,当令刘敏戒备魏人南下攻武关或击析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