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58章 59)



五十七

        浦生科技园是浦海市最大的投资建设项目,经常会有省市领导过来参观指导工作,我和老杨跟因为要采写内刊新闻,也时常去项目建设现场迎接领导。

        浦生科技园建设规模令人惊叹,占地面积三百二十多亩,建筑面积达八万多平米。总部办公楼有二十三层,造型雄伟壮观,全玻璃外墙,豪华气派,当时是浦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为地方增色不少。另外还建有浦海生产基地,先进程度和技术等级在全国同行业屈指可数,全自动智能化立体库房属省级第一家。生活区内高管别墅和员工公寓楼设施齐全、装修精致,小区景观绿化既有江南韵味又有热带风情。

        临近年底了,距离柯董要求的竣工时间越来越近,项目工地在日夜赶工,我们也在做总部机关搬迁前的准备工作,行政办的内勤管理是个大摊子,工装、办公用品、桌椅文件柜、文印设备、食堂、车队等等,都要提前打包或制定搬迁预案,我忙得屁股不能落座。

        柯董从北京回到了浦海,第一次在办公室召见了我,他问我近来忙什么?我说忙搬迁前的准备工作。他说他会安排几个人来协助我,让我把事务分派下去,然后腾出时间给他写一份讲话稿,核心内容是对公司一些散漫现象与行为作出提醒和警告,至于什么大标题小标题和提纲之类的,让我自己去发挥。

        这个任务让我有点发怵,讲话稿不是小文章,既要体现柯董的个人主旨和思想,还要有一定内涵和分量。我去问秦总,她说这个她不在行,但有一点建议,字数不能少于一万字,因为这极有可能是年终总结会的讲话材料。看到我皱着眉头毫无头绪,她提议我去找与我同宿舍的科技公司的平总请教一下,说他在公司工作时间长,和老板面对面打交道也多,可能会给出一些参考意见。

        平总与柯董是同龄人,医学专业毕业的老科班生,是浦生集团下属企业浦生科技公司负责人,科技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浦生股份公司的发展战略开展新药研发和遴选适合的专利药品。平总为人随和没有架子,每次出差回来,我们在宿舍碰面都会聊几句,算是熟人了。他近来没有出差,同样在组织科技公司的搬迁工作,我吃过晚饭后找到平总,说有很麻烦的事情向他讨教,平总欣然同意出去走走。

        平总帮我分析,浦生集团和浦生股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发展到现在的实力和规模,实属不易,这靠的是柯董的胆识与魄力,当然,这期间所经历的风险和挑战,担子也都压在柯董一个人肩上。在柯董眼里,浦生股份的成功上市,只能说是实现了他事业抱负的第一步,未来任重道远,但与此不同的是,大多数员工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认为打了一场硬仗、攻下了一块阵地,该歇歇了,顺便论功行赏,分享一点胜利果实,尤其在公司高管层和骨干队伍里,这种想法带有普遍性。另外,在企业“建功立业”上,人人都以功臣自居,觉得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形成了老人看不起新人、专业的看不起非专业的,彼此看不顺眼,互不服气,这就是“大企业病”。

        平总说,他之所以有上面的分析,是柯董曾与他聊过“管理层持股”的设想,但“人心难以满足和一碗水难以端平”的顾忌,让柯董最终放弃了。

        我明白了,“浦生”里面大致分为两拨人:一是跟随柯董多年,从事建筑类行业的“老人”;二是企业在进军生物制药高科技领域的转型阶段,陆续加入公司的制药行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两者都有理由争利争宠和攀比功劳,只不过慑于柯董的威严,未敢形之于色而是暗流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