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121章 二合一-第4/8页





        仿佛加上了一层滤镜,把人间美景变成了仙境,也仿佛铺上了一层薄纱,让人有种想要揭开看看的强烈**。

        连她都忍不住有些心动了。

        顺着报刊往下看,下面的内容就是给出的具体措施。

        看完了灾害的罪魁祸首,不少人都想着以后要保护环境,绝对不瞎霍霍了。

        看完了世间绝无仅有的美景,这种感觉更加强烈,甚至想要主动做点什么,让这样独具风韵的美丽景色来到自己面前。

        正热血上头的时候,看到具体的执行措施,就像是一下子被戳中了心窝。

        工部造出的仪器,生命力顽强的杂草种类,适合在不同地域生长的树木,植物,树木防护带的种植建议。

        在保护环境方面,个人能做的十几件小事。

        若是一个城市想要发展绿化,早就好的生态,需要度过的几个大阶段。

        每一个板块都是与环保强相关的。

        在这一期的报纸发行之后,又是平地一声雷。

        尤其是干旱区域的人们。

        经历了这么多的劫难,甚至还有不少亲朋好友没有撑过来,这个时候得知干旱还有这种可能性,顿时有种痛心疾首的感觉。

        “咱村后山上那些树,每年都被砍伐,有的做了棺材,有的盖了房子,虽然有要求要补种,但是有多少人心疼钱,就装装样子。”

        “这样一回想,好像确实这几年风沙都变多了。”

        想到曾经的绝望和无奈,难民们是最先动起来,尤其是一个村子的村民们,都坐下来商量,将原本大家不以为然的事情,写进族规中。

        即使是没有遭灾的区域,想到水位下降,难民围城,蝗虫来袭,也忍不住心生后怕。

        凉州百姓的这种感觉是最强烈的。

        在火炕出来之前,砍伐树木烧柴过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在没有修建水泥路的时候,外面不管是马车经过,或者是军队策马奔腾,几乎都会带起滚滚沙尘。

        若是住在城里的人,平时感觉还好,一旦刮大风,也是会感受到那种砂石被风带着划过脸颊的刺痛感。

        “幸好我们这里多水,要是本就是水少的地方,怕就要真的和难民们一样了。”

        “要我说,还是多亏了军师,不对,是多亏了陛下,要不是她提醒我们的,不节约水,不储备水,肯定撑不到秋收。”

        “当初陛下不就想让我们多种点树吗?不过后来都因缺水死掉了,然后又被难民扒了皮吃。”

        “多种树还是好,以后咱凉州绿树成荫,就像那个报纸上说的那样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