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就是它



  等不及“鱼竿”缓慢的收线,丁仪一把捞起“鱼线”挂着的透明容器。

  里面只有50克海水,无论有什么东西都得拿去化验。

  不过在生物学家研究之前,他还是可以先用显微镜看看。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手电筒一样的圆柱体,抵在瓶子顶部就开始观察。

  自然是什么都没看到,他也不过是随手用一下这个新玩具罢了。

  滴滴!

  手腕处的显示屏高亮,是爱因斯坦号的通讯请求,丁仪手指一点接通,

  “我是丁仪。”

  “丁博士,我是格列维奇,我们拿到了金属氢样本!”

  金属氢!拿到样本了!

  丁仪随手把容器塞进衣服,急匆匆向营地跑去。

  “那还等什么,赶紧带回来,不,我马上让小高带我上去找你们!”

  “不,博士,你最好告诉其他人,我们要返航了。

  飞船的聚变反应堆发生了碰撞只能低功率运行,我们必须提前离开。”

  四个小时前。

  “钱,舰长出来了,我们收到了飞碟的讯号。”

  钱少安赶紧靠近,

  “快问舰长,拿到东西没有?”

  格列维奇立即呼叫方绪伟,但始终没收到回复。

  他赶紧搜索飞碟位置,同时让帕维尔接管飞碟内摄像头。

  屏幕上显示了破碎的舷窗,凌乱的飞船内部,还有躺在椅子上生死不明的方绪伟。

  当然,最重要的是捕捉到金属氢的讯息。

  飞碟的核聚变发动机已经因为过热和超负载关闭,目前正在滑行,如果不管没多久又会跌回木星大气去。

  格列维奇立即做出决定,让爱因斯坦号去救援方绪伟,同时收回捕获探针。

  营救过程很顺利,方绪伟在检查后发现只是晕过去,抗荷服有自修补功能,维持住了内部的气压。

  但是没想到在收回捕获探针的时候出了意外,探针砸到了飞船中后部,虽然最后被捕获,但是聚变反应堆却遭受损伤。

  聚变发动机是有冗余的,一部分受损还是能安全运行的,但是输出功率只有百分之三十。

  再向PDC报告后,得到的回复是取消原定计划,提前返回地球。

  地球上的专家自然明白捕获的金属氢材料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迫不及待地希望能早日开展研究。

  同时虽然帕维尔自检后认为爱因斯坦号除了功率下降外无更大影响,但PDC还是安全起见,要求尽快返回。

  丁仪自然不知道这些,他只是迫切的想要见到金属氢样本。

  在地球的十多年并非什么都没做,在中子高能态化失败后,他们就对金属氢展开了大量研究。

  低温、高压,这是简并态物质形成的必要条件,其中压力是最重要的。

  最初,尝试合成金属氢使用的设备是由工业金刚石制造设备改造而来的。

  金刚石在工业上有大量用途,尤其是最尖端的合金材料只有金刚石有加工的能力,同样需要极高的压力才能合成。

  实验结果很不顺利,连续十多年,未曾有一次成功。

  其他人已经快要死心,只有丁仪打算最后再尝试一次,执意要去木星尝试捕捉简并态样本。

  如果在木星没找到金属氢,那丁仪只能放弃,进入冬眠。

  现在找到样本令他大喜过望,恨不得马上就拿来研究。

  叫上营地其他人,草草收拾设备,后备舰员小高就在丁仪不断地催促下上路了。

  等他们乘坐的飞碟到达早早等待的爱因斯坦号时,所有人才明白为什么PDC决定爱因斯坦号立即返回。

  核聚变舱段外面破了一个大洞,一个舰员和几台机器人正在紧急修补。

  即使其内部的反应堆已经停机,但是他们依旧能远远看到暗红色的光芒,被融化的外壳金属如同岩浆一般缓缓流动。

  巨大的离心舱室也被砸坏了一个,那是生活舱室,由于损失大量质量,这个舱室也将被拆除,为了保持平衡还得拆除对应另一侧的舱室。

  好在这两个舱室都不是最重要的冬眠舱,除了给通行造成一些不便外没有更多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