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下扬州



  之前几次,韦宇龙也在民间行走过,也体会过一些老百姓的疾苦。

  不过前几次,他不是有事,就是带兵,都是匆匆而过,了解的不够深入。

  这一次,  距离和郑克爽的约定,还有一个多月,他便走的很慢,本来想着带朱媺娖和郭家姐妹游山玩水,

  可真正深入民间,才知道,  原来百姓的生活,  比自己想象的还要苦。

  他们沿途走过豫鲁交接,  所见百姓几乎是衣不遮体,就连吃糠喝稀,都很难办不到。

  一路经过商丘、鹿邑、淮北,沿途无数百姓沿街乞讨、卖儿卖女,只求能够多吃一顿、多活一天。

  有些百姓可以用番薯过活,有些百姓,却只能吃树皮,观音土。

  “哎,这就是满人统治下的天下,这就是盛世,满人的盛世。”

  在看到那些倒毙在街头、无人理会也无人收拾的尸体,曾经也体会过满洲贵族的锦衣玉食的韦宇龙,深深的被刺激到了。

  可他现在是钦犯,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施舍。

  他也明白,就算今天施舍给他们一些银钱,  百姓可以吃一顿好的,那明天呢?

  面对着那些乞求和无助的眼神,面对着路旁冻饿而死的尸骨,韦宇龙再次坚信了自己目标:反清!

  好在到了苏南,这里毕竟是鱼米之乡,虽然有些地方依旧贫苦,但比途径的那些地方,已经好了许多。

  感受了民间疾苦的韦宇龙一行人,终于在二月底,来到扬州,他要即将面对自己名义上母亲,韦春花。

  扬州乃自古为繁华胜地,唐时杜牧有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古人也云:人生乐事,莫过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自隋炀帝开凿运河,扬州地居运河之中,为苏浙漕运必经之地,又是盐商大贾所聚集之所,殷富甲于天下。

  虽然清初经历了一次大屠杀,但时间过了几十年,如今人口也正在复苏,街上人来人往,还算热闹,秦楼楚馆之中时不时传出一片丝竹和欢笑之声,中间又夹着猜枚行令,唱曲闹酒,比起之前所见,这里处处笙歌处处,一片升平景象。

  “龙哥哥,这一个月来人家都没吃一顿好的,你带我们去下馆子吧。”

  虽然路上看着百姓可怜,也会掉泪的郭家姐妹,来到繁华的城中,却是只想着吃。

  韦宇龙进城时被两个丫头捣鼓了一阵,嘴上贴着一条小胡子,脸上涂了一层蜡,看来有些焦黄,年纪瞧着也比原来大了十多岁的样子。

  这样的形象,也不怕会被人认出来。

  “就知道吃,我们先找到丽春院再说。”

  韦宇龙不是真的韦小宝,对扬州不熟,打算先打听一下丽春院的位置,然后探听一下情况再说。

  经过一番打听,才问清丽春院就在瘦西湖畔的鸣玉坊。

  等到了地方,在门口转了一圈,只听的从里面传出阵阵笑声,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无奈之下,四人在附近找了家客栈稍作休整,等到夜幕降临,才装扮成公子模样,向不远的丽春院走去。

  第一次见到朱媺娖身穿男装,可依然唇红齿白,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更不要说刚刚过了及笄之年的郭家小姐妹,如果有好男风之人看到,肯定口水能流一地。

  来到丽春院附近,便隐隐听得各处门户中传出箫鼓丝竹,夹着猜拳唱曲,似乎很正常的妓院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为了安全,四人在丽春院周围转了一圈,发现并没有什么埋伏,在墙角悄悄留下神龙教的标记后,才从无人之处翻墙而入。

  丽春院在扬州城算是不小妓院,院子也很大,四人装作客人的模样,到处走了走,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妓女客人不断出入。

  “今天是二月二十八,难道我们来早了,郑克爽还没有来?”

  带着疑惑,四人只好来到大厅,一个老鸨看到四个公子进来,忙过去招呼道:“几位公子面生的紧啊,是第一次来我们院子?是想找姑娘乐一乐,还是去金满堂试试手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