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1章



眼下这片海域,除了货轮和几艘失去了动力的快艇,最近的一处岛屿也有三十多海里。

        落水后活下来的九个海盗不想死,也不认为自己能游上三十多海里。

        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投降。

        蒋尚安接受了对方的投降,但没有让人放下救生艇,只是垂下了一根缆绳。

        命令海盗们游到货轮下边,在上方船员的监视下抛弃身上所有武器后,再顺着缆绳自己爬上来。

        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解气,一方面是为了消耗对方的体力。

        让他们上船后就算有别的心思,一时半会也没有力气去付诸行动。

        九个海盗在海里折腾了一顿,又扒着缆绳爬了十多米高。每上来一个就趴到甲板上一个,瘫在那里大口的喘.息。

        看着船员们用捆货物的尼龙绳,把死狗似的海盗们一个个的捆结实。

        蒋尚安低声问刘毅:“你怎么看。”

        刘毅面色平静,但语气中却透出了淡淡的杀意:“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巧合,这帮家伙绝对有问题。”

        事情确实不能用巧合来解释。

        首先,顾山号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担负起接应刘毅的任务。

        因此,并没有按预定航线航行。

        也就是说,眼下这帮海盗基本不可能是有预谋的赶来打劫。

        可如果海盗是偶然发现了他们,继而起了打劫的心思。

        之前登船的三人中领头的那个,为什么会在开口之前有意的辨识或者清点了一下甲板上的人员。

        要知道现在的货轮,因为设备先进程度和单次航行承载的任务不同,搭载的船员、船工数量并没有定数。

        拿顾山号来说,少的时候只有八九个人,多的时候有二十多近三十人。

        所以,海盗不可能凭借经验来判断甲板上的人数对不对。

        既然无法判断,那他上船后到开口之前的那段时间,到底是在观察什么?

        再一个,通常海盗行动,都会在活动范围内放出刺侯。

        刺侯发现目标后会先行观察,确定目标值得出手,而且能吃的下,再汇报给头领。

        头领作出决定后,才会带人出发围堵拦截。

        也就是说,超过九成的船只被劫前,都会先在周围发现可疑船只。

        而后,才会有大批敌人或拦或追的冒出来。

        顾山号因为之前营救了刘毅,返航时走的还是陌生的航路。

        蒋尚安担心马岛方面不死心,还特意加派了一名观察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