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秋收



    秋风吹遍了泾水沿岸,大片的良田金黄一片。

    

        田垄旁,马车将歇,御者从旁拿下了一个袋子,将里面混杂着豆类的精饲料依次喂走了一路两匹马。

    

        尉缭刚刚下了马车,一路行来,伸展了一下躯体,看着御者的动作,问道。

    

        “驮马也要吃这么好的饲料么?”

    

        那御者憨厚一笑。

    

        “国尉大人,这两匹不是驮马,是刚从北地马场过来两匹上好的战马。”

    

        尉缭出使秦国,言秦魏联盟之事。只是,这事情是办了下来,而他人也被留了下来。

    

        秦王知其才略卓绝,任其为国尉。

    

        “驮马?”

    

        尉缭刚刚瞥了一眼,见这两匹马体型矮小,以为是驮马,细细一看,才发觉这两匹马筋骨不俗,马蹄健壮。

    

        “秦国的战马多是陇西之地的马种,这是从匈奴那边来的么?”

    

        “是从汉阳君的马场过来的,今年刚刚送来的上好的五十匹战马。”

    

        赵爽?

    

        尉缭想起了那年在漳水岸边,逼得他不得不跳河的男子。入秦这许久的日子,却是没有见到过他。

    

        “既是战马,为何不发配军中,却做驮马?”

    

        那御者一笑,看向尉缭。他说着,手中的动作却没有停。

    

        “国尉大人,谁不知道您受咱们大王信重。车府、监马苑那边的人也是看人下菜碟,一共十匹战马留了下来,这不就给您送来了两匹。”

    

        尉缭没有想到,其中还有这么些事情。他一笑,点了点头,向着良田深处而去。

    

        今岁春夏大旱,而后又是暴雨,这一旱一涝,再好的苗子也活不了。山东六国,都受灾情的影响,或多或少都歉收了。

    

        可秦国却不一样,今年不像是山东六国,需要靠仓储中的存粮,才能勉强维持。

    

        望着眼前作物大片成熟即将收割的景象,尉缭不得不感叹,秦国的国力越发强盛了,已经渐渐有了一统天下之资。

    

        即便不用仓储中的存粮,也足以度过这个荒年。或许,还有着进项。

    

        尉缭向前走着,与阡陌之间,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右丞相昌平君!

    

        相比于赵爽,尉缭在秦国朝廷上与之抬头不见低头见,虽未有深交,也可说是熟识。

    

        “昌平君!”

    

        昌平君见到来者,似乎没有想到会在这田野间遇到他,有些诧异。

    

        “国尉来此何事?”

    

        “来年秦欲对赵用兵,故而前来察看一番今岁关中收成如何?”

    

        昌平君点了点头。

    

        “本相来此也是为了此事。今岁秦国各地的收粮情况虽不尽人意,可从各地奏报来看,余粮支撑一场大战还是可以的。”

    

        说着,昌平君看向了尉缭,脸上露出了笑容。

    

        “正要向先生讨教,若是欲攻赵,该如何?”

    

        “秦欲攻赵,一则出函谷,入三川,经邺地北上;一则出上党,入太行,经井陉南下。这一南一北两路各有优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