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密一疏-第2/3页





        银货两讫,这是契书上标明的。

        “后来唐明喜发现对方以次充好,其中还以寻常香料冒充名贵香料,还听说中间很多货物一打开,里面全是麻绳,哪里有什么香料?”宗泽铭道。…

        此事苏轶昭当年也听过,毕竟是当年的大案子,听说唐家前后一共损失了近三十万两。

        商贾之家的流动金额有三十万两,这已经算是豪富了。因为之前唐家舍弃皇商的名头,还脱离了商籍,差不多算是掏空了家底。

        被朝廷剥削一番之后,居然还有这么多,可不就是底蕴深厚吗?

        众人闻言就是一惊,先是感叹唐家真是低调,居然有这么多银子,而后又是嘲笑唐明喜愚笨。

        唐家可是商贾传家,之前还是皇商,居然还能在主营的香料上栽了跟头。

        苏轶昭后面还听了些闲言碎语,据传当时那张太万送给唐明喜两个西域美人,将他迷得神魂颠倒。

        之后的事儿就不必再多说了,可不就是中了圈套?

        听闻当时唐家太太大闹了一场,唐明喜还差一点要休妻。

        苏轶昭知晓之后还很鄙夷,明明是唐明喜犯错,居然还敢休妻。

        唐家自从那次被骗之后便一蹶不振,唐明喜银钱周转不开,还卖了好几间铺子。

        此事在坊市中到处流传,一时间唐家算是扬名了一把。

        前几年唐家的境遇才渐渐好转,只可惜唐明喜的长子不成材,害得唐家去年又损失了不少银钱。

        唐傲不是个读书的料,便接手了家族生意,去年因为经验不足,听别人的撺掇,囤积了不少江南过时花色的布料,又损失了好几万两。

        那批布料现在还在库房里堆着,只能降价处理,可那是绸缎,卖便宜了就血亏。花色都过时了,京城这些贵妇人根本不买账。

        不得不说,做营生处处都是坑,之前苏轶昭还感叹唐家真是时运不济。

        再等几年,只怕唐家要在唐明喜手上衰落下去了,可见一个有能耐的家主是多么重要?

        思绪回到眼前,接过宗泽铭递过来的另一张纸。

        她怀疑宗泽铭和她一样拥有个储物空间,这怀里跟百宝箱似的。

        “你再看这张,就知道我为何如此笃定了。”

        苏轶昭拿过一看,发现是租院子的白契。

        “他现在叫白书林,你看他们的手印,是否相同?”

        苏轶昭立刻将两张放在一起比对,发现手印完全相同。

        到这里,苏轶昭不得不佩服宗泽铭天赋异禀了,这两人居然真的是同一人。

        白契不用报备官府,是民间自发兴起的一种契书。不用上税,对双方还有一种约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