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家宴-第2/3页





        “多谢五哥!”苏轶昭仰起脸,绽放了个甜甜的笑容。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位是今天第一个对自己释放善意的人。

        “小七多吃点!”

        苏轶珏摸了摸苏轶昭的脑瓜子,手底下柔软的触感让他的嘴角微微上扬起来。

        虽然不知道这位为什么对她释放善意,但对目前的苏轶昭来说,这根本不是她关注的重点。

        不得不说,这钟鸣鼎食之家的席面还真是精致。

        鼓汁蒸凤爪的味道很不错,那道松子桂鱼也很美味,鸡髓笋的味道更是鲜美至极。

        早春的笋子很嫩,却是不易得。

        也就这些大户人家会吃得起,怕是不便宜。

        苏轶昭吃得眯起了眼,这是她到这个朝代之后,吃的第一顿山珍海味。

        苏轶珏看着苏轶昭露出了餍足的表情,眼神却是耐人寻味起来。

        这一桌坐的都是小辈,长辈和家中有出息的孙辈是坐在首桌的。

        “老二在任上已满三年了,不知今年是否会有调动!”

        苏轶昭的视线立刻被说话之人吸引了过去,这是三老爷苏文洲,如今在翰林院任职,任正六品的侍读。

        苏老爷子已经放下筷子,此刻正在抚胡须。

        一旁候着的丫头们赶忙上前收拾碗筷,大户人家讲究个食不言寝不语,这是已经用饭完毕了!

        “三年任期满,若是评优,自然是晋升有望。不过我听说昌北府文山县去年闹了蝗灾,怕是有些难啊!”

        大老爷苏文春叹息了一声,他是户部郎中,今年昌北府的税收比起去年少了三成,他自然是知道的。

        蝗灾?苏轶昭立马竖起了耳朵。蝗虫喜旱,那这昌北府应该在北边了。

        前几日听月秋说,二老爷苏文敬外放成了昌北府文山县知县,带着女眷去了任上。

        “这?那二哥明年怕是升迁无望了!”三老爷苏文洲也跟着摇头叹息,看起来颇为遗憾。

        “这是天灾,非人力所为!文山县乃贫寒之地,即便二哥倡廉明策,苦心孤诣,那也是力有不逮!”

        大姑老爷何忠生说完看了一眼众人,眼中晦暗莫名。

        众人神色各异,他却是继续道:“历任文山县知县俱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却不知二哥为何求去此地谋职。”

        “即便是苦寒之地,也总得有人去。若非你我,便是旁人。”

        大老爷说了句似是而非的话,却并未对二老爷此举多做解释。

        “此前小婿与二叔偶有闲谈,观二叔伤时感事、忧国恤民,想来也是意欲为朝廷和圣上分忧,不忍文山县百姓受那疾苦,想尽力救百姓于水火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