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于大爷疯狂加戏(上)(求订阅)



 ,大明皇帝:朕要当影帝

 扮演杨士奇的演员毕竟远远没有汤薇来得大牌,他得知自己的剧本也被大改,还被黑得体无完肤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呵呵……嘿嘿……哈哈。

 作为始作俑者的朱寿同学,此刻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你们连这么英明神武的正德大帝都能这么黑,朕也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将老不死杨士奇黑成碳。

 于谦于大人是大明朝里为数几个让小朱佩服的文官,他自己都承认的确黑不动,才想尽办法拿到了这个角色。

 细数一下以往那些明朝剧里,杨士奇这个角色基本以正面形象为主的,这么看来狂黑杨士奇的《风华大明》是开创先河了。

 何况朕和那没学问的沙雕编剧不一样,无论黑孙若微还是黑杨士奇那老不死,都是有历史依据的,不像沙雕编剧就会无脑黑。

 前方的障碍已经清除,终于……朱寿扮演的于谦于大人开始了高光的表演。

 第一幕戏:

 背景是朱棣逝世后,朱高炽登上帝位,年号洪熙。

 在大明朝,那些没坐过牢的官员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此时,杨士奇刚从牢里出来,明仁宗朱高炽就给他升官了,职位是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

 “陛下,下西洋耗费无数,劳民伤财。如今新朝初立,臣恳请陛下暂停下西洋的工程。”杨士奇对着朱高炽说道。

 “我正有此意,停止下西洋,与民更始,休养生息。”朱高炽也表示了赞同,肥胖的脸上挤出了笑容。

 他刚刚继位,又一向以仁义宽厚著称,正准备大干一场。

 这第一件大事,就是停了下西洋这个看似“劳民伤财”的大工程。

 于谦却是安静地站在一侧,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可浑身上下是流露出的情绪就是“你说得话,我不认同”这个意思。

 “于谦,你对停止下西洋这事有什么异议?”朱高炽也是很看重于谦,毕竟对方也东宫的一员。

 “陛下,臣想说几句。”于谦先鞠了一躬,然后对着杨士奇说道,“杨大人,这下西洋真的是耗费国库,劳民伤财吗?”

 呵,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还玩啥纯情的聊斋。

 杨士奇先是略显尴尬地干笑一声,反问道:“我和各位大臣都是赞同暂停下西洋的。如果于大人有其他意见,我们也想听听。”

 这潜台词便是我们文官集团意见一致,也就你于谦一个人在唱反调。

 呦,这个老不死的是在明晃晃的威胁人啊。

 怪不得我于大爷是一身蓝色官袍,和你们这些穿红色官袍的不是一路人。

 “杨大人,下西洋这个工程的确浩大,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的人高达数万,可这些人都是可以领到工钱或者粮食的啊。”于谦嘴角含笑,淡淡地说道。

 在导演和工作人员眼里,这笑容太有含义了,几乎是赤裸裸的嘲讽了。

 须知在封建社会能吃饱饭就是难得的盛世。

 一项工程能养活这么多人,你能说劳民伤财吗?

 杨士奇顿时语塞。

 他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敢将真话,还不虚与委蛇的对手。

 “再说了,如果停了下西洋的工程,杨大人有考虑过这些人的后路吗?”

 其实以这帮文官的德性,除了他们自己这个阶层,才不会关心其他阶层的死活。

 下西洋的相关从业人员,一般都是该流放地流放,该遣散地遣散。

 当然有一部分人才,他们背后的势力会默默招揽,为其所用。

 杨士奇没说话,他身后一个小弟抢着表现了。

 “于大人管得有点多了吧。这些人该种地去种地,该砍柴去砍柴,该捕鱼去捕鱼,有什么好担心的,难不成会饿死不成?”

 于谦瞥了他一眼,莫名地干笑一声:“这些下西洋的从业人员,也是为国家做事的,哪能说打发就打发了。比如就说陆大人吧,今天还是大明朝的官吏,明天就让你回家种地,你愿意吗?”

 这个龙套官员吹胡子瞪眼,开始激动了:“我等士大夫读书人乃国家的栋梁,又岂是这些贱籍之人可以相比的。我们能帮天子治理国家,他们行吗?”

 这句台词是朱寿故意添加的,当年大明朝的文官就是这么怼朕的。

 那朕也不客气,把这句台词搬上了银幕,等电视剧播放后,让全国观众评评理,这群不要脸的文人说得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