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先斩后奏



 同样懵逼的还有华语乐坛前辈级的大佬歌手—韩三石老师。

 他知道朱寿,还是因为这小伙子代表华夏拿到了奥运金牌。

 但他关注到朱寿,却因为第二天那小子趁热打铁发行的一首翻唱歌曲《追梦赤子心》。

 媒体称朱寿唱歌的样子霸气十足,很有韩三石老师的风采。

 “小子,我的唱歌风格哪是那么好模仿的?”这是韩三石当时的想法。

 然而又没过几天,朱寿再一次进入了他的视线里。

 这一回,这个小子竟然是来抢他韩三石的饭碗!

 什么鬼?

 我的原唱刚刚上线,才隔了一个晚上就出现了翻唱版本。

 这一定是蓄谋已久的!

 韩三石老师也有了一些不满,可又无可奈何。

 他还指望着这首《向天再借五百年》借着《康熙大帝》的热播,能够大火一把,顺势还让自己回下春。

 对于老一辈的成名歌手而言,商演是来钱最快的。

 站上台,唱几首歌词自己都已经倒背如流的歌曲简直是小菜一碟,然后就能卷走大把的出场费。

 那钱来得比演员轻松多了。

 也不用看导演,编剧,投资人的脸色。

 《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首歌曲如果能爆,自己商演的曲目又能多一首,何乐不为呢?

 可朱寿这臭小子,显然是来抢饭碗的!

 这便是非原创歌手的悲哀,关于歌曲的很多决定权并不在自己手里。

 只有像周捷伦这样的天王级原创歌手,牢牢掌握了自己的歌曲版权,任何人都无法未经他允许翻唱。

 因为这两个版本的歌曲前后间隔时间太短了,导致原版的优势几乎荡然无存。

 同样,各大音乐播放平台也很现实,既然朱寿的热度更高更火,那么当网友在搜《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首歌曲时,页面第一位便显示《康熙大帝》朱三太子版本。

 至于这个“《康熙大帝》朱三太子”这几个大字是否来自剧组的官方认定,这根本不重要,平台们要的就是蹭热度。

 如果届时剧组那边抗议了,音乐平台大不了再改下就是了。

 无非将“《康熙大帝》朱三太子”这个这几个字改成“朱寿”版本。

 赚钱嘛,不寒碜。

 同时,韩三石老师看着各大音乐播放平台如此操作,思想也开始逐级迪化:“难道真有朱三太子版本的《向天再借五百年》,剧组那边没跟我说这事啊?”

 他就负责唱主题曲,剧组要搞另一个版本的,也无权干涉。

 ……

 剧组的导演刘印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事先,他也知道朱寿翻唱了这首歌曲,还戏称这是朱三太子版本的。

 其实这事跟他关系也不大,朱寿和这首歌曲的词曲版权方谈拢就行。

 可如今在网络上,大家都形成了一种共识,朱寿演唱的朱三太子版本是剧组官方盖章认定的。

 韩三石版本的是《康熙大帝》的主题曲,朱寿版本的是为朱三太子量身打造的电视剧插曲!

 更见鬼的是,观众们似乎更喜欢朱三太子版本的。

 因为从歌词上来分析,和朱三太子是更贴切的。

 这波操作让他始料未及。

 “小朱是吧,不愧是拿过奥运金牌的男人,手段果然多啊!”刘印摸着自己胖乎乎的脸,语气复杂。

 他现在有点进退两难!

 这部剧毕竟是歌颂他刘导心目中的“千古一帝”康熙的,怎么风头都被朱三太子这个反贼给抢去了!

 何况现在作为主演的陈道民还没出场呢,朱寿扮演的朱三太子天天住在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里,可谓抢尽了风头。

 这算什么事?

 配角要抢戏主角吗?

 另一个他倾力打造的角色大玉儿孝庄太后,在网络上已经被黑成碳了。

 什么皇太极,多尔衮是备胎,大汉奸洪承畴才是真爱啊。

 还有顺治帝是洪承畴的私生子啊。

 乱七八糟的传言是一大堆。

 至于朱三太子明明一个反贼人设,则被吹捧成了天下正统,汉光武帝刘秀再世。

 坦诚地讲,朱寿翻唱这首歌曲完全是他个人行为,和这部电视剧没有任何关系。

 他属于硬蹭的。

 可刘印又换了一个角度考虑,朱三太子人气爆棚,这个版本的歌曲也爆火网络,是能够拉升这部剧的收视率。

 加上他本人和朱寿也有点交情。

 他决定向投资方建议,这事情先晾着,等电视播放完后再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