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比武招亲



  其实这学武功,最重要的就是入门。

  只要入了门,后面的造化进境就全凭个人了。

  可是不同的武功对练功者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这《罗汉拳》就是要求练功者,得有着数年熬练身体的底子在,才能去练,不然的话可是连出招的气力都不够的。

  奈何范仁佐料下的太猛,想不入门都不容易,三天下来也算是“入门”了。

  至于他手里施展出的这《罗汉拳》招式威力的大小,自然也就不能寻常而论了。

  《罗汉拳》这种功夫是佛门内的硬功夫,入门之后,靠的就是经年累月的修炼,范仁练了三天之后就感觉到了招式上和运劲上的进境缓慢。

  而且他目前也没有内功可学,施展武功全靠一身筋肉罡骨的气劲,也没必要在这《罗汉拳》上一直苦练下去,不然花了时间也是收效甚微。

  除了《罗汉拳》,范仁手上就剩一本《提纵功》了。

  这可是一本轻功,虽然从介绍上来说,这《提纵功》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玩意,但是轻功这个概念,早让范仁垂涎已久了。

  若不是之前恰好刷新出了那颗丹药,他也不会把《提纵功》放到后面再学的。

  这本《提纵功》很薄,范仁粗略翻过一遍之后,心中大概就有了数。

  简单的来说,这应该是一种被动的身法技巧,掌握之后可以逐渐改变跳跃,奔跑的能力。

  关键是这种技巧也是靠气劲运用,并未上升到内力的层次,对于目前的范仁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这两本武学秘籍看下来,范仁也发现了这凡人武功与练气之法的区别所在。

  练气之法着重由外入内,牵动变化而运转。

  凡人武功则是身体为本,贯通人体机巧之处。

  第一种就像运用某种方法满足了某个特殊条件之后产生的链式反应。

  就比如一个环境中与满足台风的产生只差一个条件,满足了这个条件之后,就产生了台风的力量。

  第二种则是像方法运用对于效率的提升。

  就比如说是简单的吹风,你即可以用扇子扇,也可以用竹筒吹,达到的效果自然是不同的。

  而内功这种东西,范仁推测应该是介乎这两之间,更偏向于第二种。

  打成比方应该是就像风车一般,受风力影响而转动,但是能驱动多久,一看风力大小,二看建造材料。

  当然这些是范仁总结出来浅显的表象道理,至于涉及到玄学问题的,他不作评判,因为他目前也不懂。

  虽然想了这么多,但是范仁也知道他是身体有问题,无法修仙,只能算作心理安慰吧。

  ......

  又过了三天,范仁站在院中提身纵力,气劲上行,脚下一点,原地起跳,直接腾空而起。

  他往下一看,至少有几米的距离。

  至于究竟几米,他这个垂直视角看得也不太清楚,不过向院中的银杏树看去,他已经能看到这树的树冠冠顶了。

  “嗬!”范仁周身运气,稳稳落地。

  只是抬脚一看,脚下的地砖已经碎成了蛛网状,又是碎了一块。

  他已经初步掌握了《提纵功》的运用技巧,只是每次落地之时,总控制不住力道,每次明明已经化开了脚上力道,却还是一踩碎一块。

  难道是丹药、草药吃的太猛了?

  范仁也有些摸不太清楚,这几天来包裹内刷新丹药、草药,他荤素不忌,通通进了肚子。

  一是想看看身体有没有什么可能发生些变化,二是不用的话也不会继续刷新。

  昔日神农尝百草,如今他范仁也是服丹尝草。

  站在院子正中,范仁扫视了一下四周,院内还算完好的也就剩那两棵树了。

  想了一下,他觉得还是不对这两颗树下手了。

  但是如今武功轻功在身,气力充沛,总觉得有想施展一番的愿望。

  老宅着也不是事,出去转转说不定还会有新的机遇。

  想到这,范仁说动就动,他原地一跃而起,飞跃之中横踢一脚那老树树干,借力变向,凌空一个鹞子翻身就飞出了院墙,往南去了,只留那颗老银杏树受了范仁一脚,还在原地颤抖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