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分蛋糕!-第3/4页
说是拉拢也好,说是示好也罢,说是感激也成,反正李谦觉得,这个人是个人才,哪怕是目前并不在明湖文化,也值得先投资一下。
然后,就是大刘了。
他也是被“借”来的,但是来到明湖文化之后,跟李谦、韩顺章这帮年轻人一起工作,他感觉很好,之后就一直都没走,现在就算是在明湖文化落根了。
目前来说,他操刀了《新白娘子传奇》大半的粗剪工作,目前的《若璇来了》,他也是剪辑师之一,贡献自然是有的。
但最关键的是,在经过了最初小半个月的磨合之后,李谦跟他一块儿剪辑的时候,合作的异常愉快——大刘这家伙,平常闷声不吭的,但其实他不但专业技术过硬,身为剪辑师自身的节奏感和镜头感特别好,而且人特别的聪明。
《新白娘子传奇》剪到没一半呢,他已经完全理解了李谦要求的那种节奏感,所以后来尽管李谦跑到美国去刷副本了,他独自一人留在国内,却还是在李谦回国之前,就把《新白娘子传奇》的初剪给完成了,而且完成的让李谦特别满意!也让他随后的精剪工作,变得轻松而惬意!
众所周知,电影电视剧的制作,是一个精密配合的过程,一个成功的名声在外的大导演身后,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会有一个强大的团队。
一个大总管一般能帮导演揽下一些繁杂庶务的制片人,一个能够无比精准地理解导演的意图,并通过镜头的角度和光暗的调整,把导演想要的画面给抓出来的摄影师,以及一个对导演的表达倾向非常了解,且时不时还能给出超强镜头组合的剪辑师,则是这样一个团队的最核心部分。
当然,除此之外,一个高水平的美术师,一到两位配合默契的编剧,一帮道具师、灯光师,甚至是那么一两个到三四个的所谓“御用演员”,或许还要再加上一位高水准的音乐家,也都是这个团队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来说,金汉的摄影造诣稳稳碾压傅学隆,但他已经算是半独立,正在追求更高的独立,所以在李谦心里,他未来的“御用摄影师”,是傅学隆,未来的大管家,则毫无疑问是韩顺章,而未来的“御用剪辑师”,则是大刘,刘擎。
如无意外,接下来,李谦会用几年的时间用心打造,把这样一个核心的小团队给磨练出来,到那个时候,随着大家合作的越来越熟练,个人实力也都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是自己可以争取网上拔高的时候了。
所以,大刘这里,是一定要给份额的。
甚至于,如果不是他当下为公司所做的贡献,和在公司内部的分量还不是太足的话,李谦甚至都想把他提到第四档去,而把刘梅或者孙美美选一个给拉下来!
但是在当下,也只能是先这么想想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李谦除了扣下了第五档的三个名额之外,其余的名额,却是就这么定了下来——他是大老板,他心里定了,那就是定了。
至于扣下来的三个名额,他心里则是另外还有些别的考量了,并不准备留给公司内部的现有人员,而是考虑再多拉几个高手进来。
比如说,冯玉民还没给回话呢,如果他愿意过来呢?给他一个人按照两个名额计算,一点儿都不过分吧?
甚至于,如果他这样一位老行尊愿意过来,李谦随时考虑个人出让或干脆赠送一部分股份给他!
然后,自己拍《新白娘子传奇》和金汉拍《在路上》,用的都是同样的摄影团队组合,杜玉淳、杨杰和傅学隆。
杜玉淳是金汉的老朋友,李谦一直都想把他拉过来,但他似乎并没有就此投靠的意思,然后,杨杰是郁伯俊的人……别管过来不过来,我都愿意给你一部分股份,这个够意思吧?
而且要知道,这可是明湖文化的股份哦!
整个娱乐圈有口皆碑,最会赚钱、也最能赚钱的公司之一啊!
而如果他们都不愿意要这个机会的话,那就干脆留着,留给一年之后的傅学隆?或者留给什么……其他人?
…………
所谓股份配额,齐洁交上来的财务案,是采用了对明湖文化的当下资产进行估值,然后对内募集资金进场的方式,也即增资扩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