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发行国债,设铁道衙门



        “两百万两?”

        承宣帝惊讶地看着贾琏,问:“你打算让朕用什么资源还?”

        “石见银山的银矿。”

        贾琏回道。

        “石见银山?”

        承宣帝有些意外。

        贾琏点头:“臣给陛下提过的。”

        承宣帝问:“你真的这么笃定有这么一处银山存在?”

        贾琏道:“臣很笃定!”

        承宣帝看向他,问:“那你打算怎么做?”

        “朝廷先发行一千万两的国债,定个利息比例,向民间集资,以石见银山的银矿为抵押,让水师在一年内去拿下这座银矿,如果能抄到足够多的现银支付国债自然最好,实在不行,就让给朝廷借了钱的大族去开发这座银矿。”

        贾琏说道。

        承宣帝拧眉思索着说:“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你贾家愿意给朝廷借钱,那朕就借你贾家的钱,并按你所言,发行国债,向京城的权贵官僚们借。如此,在短期内,就可以集中其大量资金,用来兴办工程养活无业之民。”

        “既如此,臣北静王府也借一百万两出来。”

        北静王说道。

        贾琏这时强调道:“我们是买朝廷的国债,不算是借,如果朝廷不能偿还,朝廷就把石见银山给我们,而且水师有义务在一年内替我们拿下石见银山。”

        接着,制策司的其他制策大臣们,也都纷纷表示愿意买国债。

        因为这些制策大臣们,像徐光启、卢象升、孙传庭这些人,现在也都算是支持变法的骨干,他们也明白,要想把变法成功地推行下去,就得这样做。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贾琏所说的石见银山值不值得他们投钱给朝廷。

        但为了变法不失败,他们现在也只能跟着贾琏一起赌。

        这些人里,有些家境不错,如卢象升,家族本身就是江南大地主,倒也拿得出钱来。

        所以,他们也凑了有两百来万两购买国债。

        与此同时,皇帝也在制策司制定出发行国债的方案后,也下旨让户部照此方案向民间发行国债。

        但响应者寥寥。

        最后只有薛家、史家这些跟贾府等关系不错的家族跟着意思性的买了一点,合计也就一百来万两。

        “元辅,您说,这蓟州伯(贾琏)到底是怎么想的?竟拿出两百万两,买朝廷的国债,我就不相信真有这么一座银山,可以提供那么多银子!”

        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的牛继宗等一些权贵官僚,此时就对方从哲闲聊起了这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