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沐阳又开始怼人了-第3/4页



星海集团每年录用的留学生,一年也只有几百人而已,解决不了所有留学生的根本问题。

这不仅有企业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当然,也有留学生本人的问题,不管是什么理由。

不归国的理由是有,但懒得动了,一直不归来,而且改国籍,这种算什么,当初初国的初心估计也忘记了。

算了,不谈此事了。

我希望,江浙大学的学生,你们能够牢记我今天说的话,科学一样存在国界,科学家更是有祖国。

星海集团给足够的薪酬待遇,欢迎留学学子归国就业。

但光靠星海集团也不行,一下子塞不了那么多人才,希望各企业在针对优秀人才时,少以资历论工资。」

沐阳还没说,马丝克的火箭公司,未来可能有七八千人,竟然有一千多人来自青北。

他提到这点,内心是激动的,虽然脸上表现得很平静,但台下的师生,听到沐阳铿锵的语气,每一个字念得很沉重,就知道他内心是生气的。

台下不少学生受到沐阳的话影响,不少学生跟着生气,愤怒,甚至有个学生呼喊「沐神,我就算出国,打死也要回来!」

非常热血的学生,不少学生笑了,还有人认为这学生发神经。

不过,沐阳没笑:「我看到不少学生耻笑他,但是,我从他的语气中,觉得他怀有一股热血,是值得敬佩的。

我希望这位同学,不忘初心,记住你今天所说的话,如果你真的出国留学了,真的想回来了,星海集团随时欢迎你。」

台下学生惊呼,羡慕刚才那位新生。

不管是不是故意作秀,还是真情实露,至少能让沐阳记住了,还承诺给他一份星海集团的工作。

「我改变不了整个留学生出国不想回的现象,我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只能在其他地方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本来,我打算会后与校长谈一下针对江浙大学的捐助事宜。

这几年,星海集团每年向江浙大学捐助额由一千万涨到今年的三千万元,不少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明年,我打算加大捐助!」

校领导听到这句话,惊喜万分,同时,

呼吸一紧,沐阳要加大捐助了,那加多少?

星海集团越有钱,江浙大学受益越大。

听说,沐小灵负责慈善基金会,钱都用不完,为如何捐钱发愁。

按照沐阳的计划,今年打入基金会的钱就有十多亿,去年的钱还没花光,一年比一年多。

台上,沐阳停顿了下,接着说,「涨到五千万元,主要资助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

台下不少新生忍不住「哇」的一声惊叹,特别是贫困生,更是激动。

报江浙大学之前,他们就认真分析了江浙大学的助学金类型,其中就有「沐阳助学金」,普及范围很广,可以说,只要家庭真正有困难,只要申请基本就能获得。

或者生活有困难,还可以申请无息贷款,毕业后再还都行。

这几千万对沐阳来说九牛一毛,但用到江浙大学的大学生身上,就能资助上万名学生。

沐阳又平淡地说:「除此之外,每年还有一亿元的捐助用于资助学生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这一亿资金,我强调一下,并不是用于教师科研,而是用在学生身上。我举个例子,比如焊接专业的学生,学校的教学设备比较落后了,用于教学,的确不合适了,而且,学生所用的焊材,都是常用的碳钢焊材,想用特种焊材来做实验,可能学校没有这个资金给学生买材料做实验,或者说,学生想拆这个设备进行分析,学校又怕弄坏,这一切,其实就是教学资金不够充裕。

我希望,这个资金能够真正用到学生实践上面,而不是某个教授为了方便自己做科研,拿这个资金来购买设备,最终学生用不到。

学生的实践设备,优先学生用,而不是老师占用,同时,学校要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能让学生自由,积极地去做实验,而不是申请使用就非常麻烦,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条件。

学生实践次数大增,需要补充不少教师,这资金可以拿出一部分补助实践教师,保证学生实践安全。

具体如何实施,我在这就不具体说了,一切的目的,就是以提高学习实践能力为主。

我今天就说到这,谢谢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