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SS001启航-第4/5页





    沐阳点点头,也是机械专家,他是明白这些情况,但他想听听别人的意见,暂先不发表个人看法。

    项岩看到董事长摆手,示意他继续。

    “穿上单兵机械外骨骼的时候,可能在承重力方面会有所改变,虽然能举起的东西力量范围还是70-150公斤,但能够举东西坚持的时间就够久了,这是比较原始的机械外骨骼。

    实际上,如果不采用外动力,想多举起额外的重物,那是不可能的。”

    项岩的话,沐阳是听明白了。

    如果学过物理的能量守恒定理,就会知道,人类多举起的几倍重物,哪里来的能量?

    又没有使用杠杆原理。

    “现在各国顶尖实验室进行得怎么样?能收集到信息吗?说说看。”沐阳好奇问道,信息方面,他的确不太清楚,跟学识没有关系。

    沐阳不可能花大量时间去收集这些信息,只能靠战略部门或其他部门员工。

    项岩略一思索,梳理一下脑中信息,说:“我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有不少是对方曝光出来的信息。

    在这个领域,各个发达国家均推出了自家的军用机械外骨骼产品,其中以伯克利机器人和人体工程实验室的bleex项目较为成熟。

    他们是从2000年就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是在漂亮国君方的资助下进行研究。

    在2005年时,进行bleex外骨骼的样机测试。

    在2008年的时候,已经研发出外骨骼exohiker和exoclimer;

    exohiker设备自重14公斤,可负载68公斤,佩戴1磅重的动力电池,以每小时4公里的负重行军速度,可以持续70公里;

    exoclimer自重22公斤,可负载68公斤,电池动力也是一样的。

    到了2009年,这家公司已经研发出第三代外骨骼装备,自重24公斤,负载90公斤,各方面的能力更强一些。

    民用方面,比如岛国的hal外骨骼,主要应用在残疾患者医疗康复,年初的时候,这个公司获得全球首个安全认证的外骨骼机器人。

    但不管如何,君用方面的技术肯定要比民用的强一些,但君用是不计成本,材料用得最好,而民用就要考虑到制造成本问题。”

    沐阳听项岩侃侃而谈,这个动力电池,并不是说它能够提供人类负载几十公斤并行驶几十公里的动力,主要还是靠人类提供动力,电池主要支持机构运行。

    “这个市场怎么样?”沐阳问道。

    “目前来说,还不成熟,主要还是成本问题制约了发展,君用外骨骼设备,一套成本太高了;

    而在民用领域,一套设备售价再怎么样便宜,也得数千块钱吧。

    我说的几千块,实际上是非常理想的情况。

    hal外骨骼康复设备,一套的月租金要2000美刀,若是其它国家,就要三四千美刀,这根本不是一般家庭用得起的。

    实际上,hal外骨骼设备谈不上黑科技,主要是比较鸡肋,卖得还贵,用的人自然不多,预计年产量不到一千套。

    董事长,我觉得呀,只有把锂电池、编码器、传感器和芯片价格降下来后,才能普及。

    这个时间点,没有十年二十年,都很难发展起来。”

    沐阳认为项岩分析得没错,哪怕到了2022年时,外骨骼的发展同样很缓慢,没有什么大的突破,这个时候,主要还是炒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